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全球一半镜片!“米饭道理”“蒸”出120亿元“光明产业”
新华社南京12月6日(记者刘宇轩、黄培锋、武莹景)全球每两个人戴的眼镜中,有一个人的镜片就产自这里!这个占全球镜片市场一半的“世界眼镜之都”,就是以一个名叫司徒的小镇为源头,眼镜产业遍地开花的江苏省丹阳市。
这里聚集着眼镜及相关配套工贸企业1600余家,年产镜片8亿片,占全国产量的70%、世界产量的50%,年销售额达120多亿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是妥妥当当的全球眼镜“销售冠军”。
镜片工人都是“红脸关公”
作为丹阳镜片的发源地,司徒镇的镜片产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候,许多司徒人在上海、苏州等地的国营眼镜厂当学徒。一些掌握了制作技术的司徒人,返乡后就尝试着建起了社队企业,开始照葫芦画瓢地磨制镜片。已年过古稀的汤龙保,当年就是司徒镇一家镜片厂的磨片工人,如今已成为丹阳眼镜商会会长、万新光学集团的董事长。
“镜片厂只有五六间房,十几个工人,生产靠双手,质量凭两眼。”汤龙保回忆说,“打磨一个镜片得花费几小时,抛光粉遇水就会变色,手上、脸上往往被染得通红,活脱脱就是个舞台上的‘红脸关公’。”说起创业时的艰辛,汤龙保至今记忆犹新。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催生下,大大小小的眼镜作坊,雨后春笋般在司徒镇蓬勃发展,成为小镇最鲜明的一道风景线。
但好景不长,随着物美价廉的外国眼镜大量涌入中国,司徒镇的镜片作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少工厂被迫关停。
镇上最早一批成立的“司徒镜片厂”,手工打磨的老花、近视玻璃镜片,质量低、价格又降不下来,在外商的挤压下,负债累累、濒临倒闭。
像蒸米饭一样做树脂镜片
落后的工艺、低质的原材料、居高不下的价格,逼着司徒人放弃玻璃镜片,向先进的树脂镜片转型。
“生产树脂镜片就像蒸米饭,温度太高会泡汤,太低又会夹生。整整3年时间,交了不少学费,报废的镜片不计其数。”回忆起当年的转型压力,汤龙保依然历历在目。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996年,国内第一代树脂镜片在司徒镇成功投产,并迅速向全镇企业推广。大家抓住技术交流和政策利好,开启了司徒眼镜产业的第一次转型升级。
这次转型,也将丹阳的眼镜产业引向了“快车道”。到上世纪90年代,丹阳眼镜的年交易额,已经超过10亿元,成了全国最大的眼镜交易批发市场。
之后,丹阳眼镜始终盯着国际技术前沿,追逐一代又一代技术浪潮。随着中国(丹阳)眼镜产业创业园在司徒镇开工建设,一座座镜片智能工厂拔地而起,规模化智能制造初现雏形。
在万新光学的定制镜片车房加工中心,经过十几道工序设计打磨后的镜片,被放置在圆形托盘上,在真空镀膜机中强光“盖戳”后,再镀上不同类别的光学薄膜。依托智能化车间的前沿技术装备,量身打造的功能型镜片,可以把误差控制在纳米级。
汇鼎光学曾经是一家眼镜品类产品的销售公司,如今却把企业发展定位在“眼健康终端成长服务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一些眼镜企业不再拘泥于生产镜片,而是探索提供眼健康综合服务,以延展产业链条。
今天的司徒镇,已成为荟萃全球眼镜企业品牌的大舞台:亚洲最大的树脂镜片生产企业——万新光学;中国最大的隐形眼镜企业——海昌公司;全球最大的眼镜网络销售专业化公司——淘镜公司……
“矫正”行业眼光:让世界刮目相看
“90年代初去香港、意大利参展,那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即使抢到参展展位,也多是边缘角落位置,大家都是硬着头皮找客户。”说起这段经历,当年的一些参会企业感慨万千。如今,企业自主参展,飞赴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在司徒镇、在丹阳市,已属家常便饭。
从不愿意谈,到讨价还价,再到期待新产品,外国客商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越做越大的丹阳眼镜,正在“矫正”着世界对中国镜片的“眼光”。
开设眼镜电商直播课、跨境电商获取外国订单、定制化生产全球配送……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全球眼镜市场,丹阳眼镜的产销策略,又开始了新一轮转型升级。
细到如何做美工、拍摄小视频、如何上架引流……为支持更多本土企业搭上跨境电商的快车,当地专门设立产业园,聘请专家讲授跨境电商运营策略,提供包括与国外支付系统对接等一整套的公共服务。
从玻璃镜片到树脂镜片,从“红脸关公”到智能生产,从窝棚作坊到集新品研发、镜架设计、眼健康服务等产供销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丹阳镜片已从当初的单纯镜片生产,向文旅、商贸等全要素产业链挺进。植入历史元素、商贸旅游、文化内核的“配镜游”,正在丹阳蓬勃兴起。
今天,从丹阳火车站出来,最醒目的,还是一路之隔的中国丹阳国际眼镜城。眼镜城外,车水马龙;眼镜城内,人头攒动。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采购商、消费者汇聚于此,谈生意、谈技术、谈合作。
司徒小镇,为自己带来财富;丹阳镜片,给全球捎去光明。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