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用餐厅勺子喂宠物狗怎么回事 现场照片曝光令人愤怒
女子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
江苏无锡一女子因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触发舆论争议。事发后餐厅方面回应称,已经处理掉宠物狗用过的餐具(餐具全部扔掉,餐厅全面消杀),并强调涉事女子已经道歉,还直言“她太爱宠物”。到此为止,“女子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事件算是基本终结。
有必要说明的是,“女子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并不是口耳传开的,而是跟绝大多数舆论风波的触发相同:“视频发酵”。并且从报道视频可获悉,视频是涉事女子通过社交媒体放出的,直接的观感是“她正在分享自己舀汤喂宠物狗的状态”。
要知道所有人都清楚女子爱自己的宠物狗无可厚非,但是就因为她喂狗的勺子是公共场所的餐具,那么性质就瞬间变味。在这个问题上,虽然舆论图景中又出现“一边倒的骂战”(不爱狗者、不养狗者对爱狗者、养狗者的痛骂),可追根究底,这其实跟“爱不爱”,“养不养”还是不沾边的。
实际上在类似的行为触发上,是有对应逻辑在推动着:其一、很多人以为自己能接受的尺度别人也会接受,尤其在看起来边界模糊、影响较小的事情上;其二、很多人之所以会突破底线,并不在于他(她)们有无基本认识,而是他(她)们从来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对陌生人的坏影响。
就“其一”来讲,这种人还惯常爱强调“不就是”和“又怎样”,套在“女子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上就是:“不就是用餐厅的勺子喂狗,又怎样”。言外之意“这事不大”,太过较真反而是别人的不对。
而“其二”的问题是,很多人可能只是在“熟人圈”有底线,但凡走出“熟人圈”就开始没底线。于此餐厅方面回应“她太爱宠物”,也只能归为“消费者是上帝”的逻辑。只是这事如果没被推向舆论,那么“餐具全部扔掉,餐厅全面消杀”也可能不会发生。
毕竟从“舆论逻辑”及“回应立场”来看,人们最在意的是“坏影响”下的“回应态度”及“立场站位”,而对于“过错方”(女子)和“牵涉方”(餐厅)到底有没有切实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说到底就是“过错方”(女子)及“牵涉方”(餐厅)但凡认怂,不管真诚与否都会起到平息事件的作用。
就涉事女子来讲,餐厅方面已经说“人家道歉”,至于餐厅方面,不仅扔掉宠物狗用过的餐具,还把整个餐厅都进行消杀。简而言之就是“认错加整改”,可谓“态度好,行动快,你还要我们怎样”。
严格来讲,其实舆论层面更想表达的诉求应该是“希望养狗者们能有自觉性”,也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爱狗就无视别人的感受。这方面具体存在的问题是:“遛狗不拴绳”,“遛狗不铲屎”,“养狗不办证”,“养狗不打针”。
另外宠物(猫和狗为例)能不能在公共场所用餐,主要取决于它会不会让别的客人不舒服。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应该都不喜欢跟宠物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中用餐,尤其是陌生的宠物,主要的问题在于卫生的担忧(这也是为何多数餐厅都禁止客人带宠物)。
于此对于宠物主而言,最好还是不要带宠物到公共餐厅用餐。毕竟就算自己处理得再好,总还是会影响到别人。平心而论,就算一个人再怎么爱自己的宠物,可能有陌生宠物舔过自己的餐具,也会觉得很生气。
因此在“女子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的事情上,就不该拿“太爱”说事儿,这非但不会触发别人的理解,反而会让人们认为是在回避问题。当然作为餐厅方面,可能也是想两面讨好,既不想得罪涉事女子,也不想得罪潜在食客。
与此同时,比起对规则的敬畏(建立和遵守),认识到“自我行为的坏影响”可能更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舆论层面永远是直指规则约束“或紧或松”,而冒犯者们却总是“睡死状态”或“装睡状态”,总之就是叫不醒。
严格来讲,“用餐厅勺子舀汤喂宠物狗”的事肯定并非孤例,但是这并非说这件事被拿出来强调就是“抓典型”,而是作为社会秩序的完善,总需要不断看见,不断规范,只有如此,人们才能意识到“坏影响”真的会触及到自己,而非是还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以为跟自己彻底无关。
当然我们也常听到“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感慨,但是无论怎样,装睡总还是需要条件的,而作为社会规范来讲,只有不断地让“装睡行为”不再可能,那么“装睡的人”也只能要么选择“睡死”,要么只能醒来直面现实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