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大熊猫认脸APP是什么?大熊猫认脸APP是怎么认脸的准确吗何时上市

    2019-05-17 15:41:00 来源:经济日报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拥有黑白相间的皮毛及别具一格的“黑眼圈”,个体之间看起来却十分相似,时常让人觉得傻傻分不清楚。

    今日,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悉,最新的大熊猫猫脸识别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开发,业内外呼声颇高,既有利于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推进,还方便了民众对于大熊猫的识别。如此一来,民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扫描大熊猫的脸部,即可获得大熊猫个体的基本信息。

    记者了解到,在大熊猫科研保护工作中,个体识别是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和研究的基本前提,对于圈养的动物,个体识别是对其进行日常饲养和动物谱系、档案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野生动物,个体识别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研究动物的种群结构,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目前,熊猫基地就大熊猫个体识别相关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其中,论文“GiantPandaFaceRecognitionusingSmallDatabase”(中文名“基于小数据集的大熊猫个体识别”)被ICIP2019(2019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mageProcessing)会议录用,同时,运用此数据库建立的大熊猫“认脸”APP,也将推出,是大熊猫“脸盲患者”的福音。

    我国就野外大熊猫保护工作,先后四次组织专业的大熊猫科学调查,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大熊猫野外种群资料,基本摸清了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但是,对于野外大熊猫的种群结构的研究依然难以厘清。据专家介绍,动物的种群结构主要由种群密度、年龄大小、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组成,我国野生大熊猫野外种群结构因其独居深山竹林和家域面积广阔的生活习性而难以被跟踪监测。高效、准确开展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长期致力于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多年来,为了更好地将大熊猫迁地保护与就地保护有机结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在积极参加全国大熊猫种群调查和野生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复壮保护研究基础上,不断尝试突破现有种群调查瓶颈,寻找方法和技术的革新,以更好地服务于大熊猫保护。

    201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共同开展使用图像分析的大熊猫个体识别技术研究,两年来,建成含有12万余张图像、上万个视频片段的数据库;对近万张图片完成了标记、分割和注释。通过此数据库,实现了对圈养大熊猫脸部自动检测及大熊猫个体识别工作。运用此数据,大熊猫专家们还特别推出一款“认脸”APP,通过大熊猫脸部独有的特征数据,经过数据库分析、对比,实现对大熊猫的精确识别。该算法优于当前世界五种最先进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AlexNet,GoogLeNet,ResNet-50,VGG-16和VGG-Face)。

    据悉,未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联合研发团队继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圈养和野外大熊猫影像资料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经济、快速、高效和长期开展野外大熊猫种群调查和健康监测探索新模式,从而为提高自然保护区对大熊猫智能监测与保护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