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创新“五联五保”模式 实现农村养老服务“零距离”
新华社福州1月8日电(刘芳)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近日在京公布。福建省大田县“创新‘五联五保’模式 实现农村养老服务‘零距离’”的做法,经过全国征集、地方推荐、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入选,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大田隶属于三明市,全县常住人口30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5.6万人,占18.7%,多数老年人居住在农村,居住分散、点多面广,公共服务不足。
大田县委书记吴茂生表示,近年来,大田县创新“五联五保”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效破解农村养老困境,促进城乡养老一体化服务“零距离”,持续打造山区养老服务大田样板。
图为屏山乡孝老员陈秀春、郑明琴为屏山村老人提供家政保洁服务。
何为“五联五保”?
一是平台指挥,实现“一网联结保调度”。以数字养老建设为抓手,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将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居家老人“三位一体”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打造集服务供给、供需对接、质量监管于一体的智能管理平台。同时,建立全县养老服务大数据库,横向与民政、卫健、公安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与老年群体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群、线下服务队伍场景互动,实现紧急救助、居家服务、床位建设、精准康复等功能“一网联结”。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虚拟县域养老院”,有力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需求全供给、监管全过程。
图为石牌镇孝老员曹明琴为老厝村老人艾灸。
二是资源整合,实现“百家联手保供给”。织密县、乡、村、居家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吸纳农村留守妇女、低龄老年人、轻度残疾人等群体加入孝老员队伍和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提供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从业岗位2000多个;推行“农村幸福院+长者食堂+乐龄学堂”三合一服务模式,在全县274个村(居)建立养老服务站;整合县域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家政单位等服务机构1117家,签订上门服务协议。
图为均溪镇孝老员陈如寿为玉田村老人理发。
三是需求呼应,实现“多方联动保效率”。针对不少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带一键紧急呼叫功能的专用手机或SOS智能报警胸牌,开设“O2O”线上、线下点菜式服务程序,研发养老护理员接单App等管理软件,建设32路语音中继功能呼叫中心。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按下SOS键或拨打服务热线,平台系统就会弹屏显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地理位置,呼叫中心坐席人员根据老年人需求,就近调度线下孝老员或签约服务商提供上门服务,做到“1分钟派单、15分钟响应、30分钟上门服务”。老人的子女也可通过网络、手机App直接登录平台为老年人购买相应服务,或查看服务完成情况。
四是辅具应用,实现“三级联网保覆盖”。推行“互联网+康复辅具”模式,建立县、乡(镇)、家庭三级辅助器具服务网络,采用“1个中心+N个服务站”运营模式,在县城建成康复辅助器具展示体验服务中心,在乡(镇)卫生院等公共场所建立21个共享辅具服务站,每一个服务站设立16个共享桩,投放康复辅助器具2000余件(套),老年人、残疾人、伤病者本人或家属可就近到网点自助扫码租借,实现线上申请结算、租借维保、网点自助。
五是服务规范,实现“监管联合保质量”。牵头起草《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建立民政、卫健等多部门联合监管、孝老员“优胜劣汰”、服务质量评价等管理机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服务视频、图片存储制度,数据实时上传民政监督系统和机构管理系统。通过平台满意度回访,实行“每月一质检、每季一总评”,强化对孝老员的综合评价和服务质量的监管。通过信息互联、社会互动,形成“机构实施、平台质检、客户评判、政府监督”的监管格局,构建立体联合监管工作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宏伟认为,大田县创新性地整合平台指挥、资源整合、需求呼应、辅具应用和服务规范五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养老服务的新思路和实践案例。
吴茂生表示,下一步,大田县将深化拓展“五联五保”山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全力引导企业加强上游养老资源整合,加大与上海等市场对接交流,建设全国性一站式银发大市场,推动智慧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护康养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健全完善“事业+产业”融合、“线上+线下”结合、“医养+康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真正让“夕阳”事业变“朝阳”产业。
据悉,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起征集,25个入选案例覆盖东中西部19个省份,涉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和文体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好的区域代表性、模式先进性和经验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