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144位高层次人才代表、委员亮出“金点子”
记者从泉州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获悉,今年市两会,全市共有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144位高层次人才代表、委员参加。他们带着群众心声,满怀激情与热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献策献力、共谱新篇,为泉州高质量发展提出“金点子”,共绘“新蓝图”。
市人大代表林志贤
加快推动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建设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林志贤建议,以持续推动福建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科研组织体系并梳理关键研究方向,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多方协同创新、产教深度融合、配套保障精准的集成电路创新链。
具体而言,应探索以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为主导的集成电路科研创新机制。以解决产业关键需求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理顺科研组织体系,加快建立龙头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常态化协调工作机制,通过相关政策性手段引导、统筹、协调区域内院、校、企的科研资源整合,在明确各方任务的同时给予绩效激励。同时,吸引更多的集成电路人才落地泉州,支撑加快产业链、创新链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泉州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代表李竹兵
出新政为文创产业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特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竹兵建议,出台新版的文创产业扶持政策,给现有泉州文创产业的发展再次注入活力,进一步助推文创产业的发展。比如可以出台动漫设计与产业融合扶持政策,针对动漫设计服务与传统产业结合,将动漫元素应用于传统行业的产品中,对动漫设计企业和传统实体企业分别给予单列扶持;出台动漫产业省外项目招标奖励,支持文化创意(动漫)等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省外招标项目。
市人大代表林文溪
推动现代化林业产业提档升级
2024年8月6日,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式“绿票”在永春县首发,“绿票”还通过整合现有林下空间,破解了林下经济散、碎、远、小的发展瓶颈,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永春可开发森林面积86万亩。如何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主动融入林业“绿票”开发,增加林农经济效益?林文溪建议,加大政策支持、部门协作,推动全市生态产品产业链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林权收储和集约经营,加快推动现代化林业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在永春组建专业团体运营,比如采用“林地使用费+利润预分红”模式,推动林地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运营,带动林业由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变。
市政协委员潘才兴
加速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
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低空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我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和发展仍属起步阶段,一些“短板”亟待补齐。
潘才兴建议,加快政策引领赋能,围绕低空飞行服务、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载体等出台政策支持,对低空经济关联企业实施必要的财政、土地、准入等政策优惠;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充分运用北斗导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全过程、可追溯安全监管体系,为用户提供飞行情报、气象信息、告警服务等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规划通讯导航、充电储能等新型专用基础设施,聚焦建设低空飞行“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服务网”等“四张网”,提高空域资源供给能力。
市政协委员郑秀棉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现代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关键点,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构建高水平透明协调开放格局的战略牵引,也是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途径。
如何进一步推动泉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郑秀棉认为,应以推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和赋能为抓手,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攻关布局,引导企业增强数字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具有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在集成电路、数字金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支持培育一批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推进建链强链补链;打造泉州数字化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引进一批“高精尖缺”人才,积极引导泉州民企、在泉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面向数字化业务需求的技术型、市场型人才梯队,助力构建全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城市范例。
市政协委员郑雄彭
提升三胎生育政策覆盖面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增长活力,我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出一系列鼓励生育三胎的举措,希望通过减轻家庭负担、优化生育环境,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此基础上,郑雄彭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三胎生育政策覆盖面,从完善三胎医疗保障服务、育儿配套服务,以及降低教育成本、住房成本等方面入手,解决三胎家庭可能面临的“生不起、育不起、住不起”等难题。其中,针对生育主体往往面临“工作”和“无人带娃”的矛盾,一方面,建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育儿服务,盘活闲置资产,培育托育服务机构,包括亲子活动中心、专业早教机构、社会实践项目等,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托育机构,尽可能满足生育主力军抚育托育需求;建议出台政策,给予第二孩托育费用补助,对第三孩大额或全额补助托育费用,连续补助三年,缓解家庭生育经济压力,提升家庭生育的意愿。(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林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