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助力残疾人大学生走稳就业路 连续三年就业率达100%
平潭“爱心助残驿站”康复治疗师上门为残疾人提供康复理疗服务。张哲昊 林君斌 摄
漳州市通过开展“心心点灯——背光行走的助残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帮助视障人士走出家门。图为视障人士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健步走。(资料图片)
东南网12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徐士媛 通讯员 林双双)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龙岩市残联传来了一则好消息:今年以来,龙岩市有就业意愿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52人已全部完成就业,就业率达到100%。这是龙岩市有就业意向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连续三年就业率达100%。
龙岩何以能交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的亮眼“成绩单”?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做细就业服务
毕业后入职龙岩水发自来水有限发展公司(简称“龙岩水发”)的丘炜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他说:“心理辅导很重要,要让残疾人从封闭自我的状态中走出来。”
去年起,龙岩探索在求职季举办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班,通过传授交流技巧、分享励志故事给予心理辅导,鼓励学员们树立积极自信的心态,并提供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求职干货,提升求职硬实力。“老师告诉我们,在表达时就算磕磕巴巴,也要声音洪亮,用大声量暗示自己要自信。”丘炜说,他一直实践着从就业培训班上学来的自信技巧和简历撰写方法,让他受益匪浅。
包括丘炜在内,去年共有两名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入职龙岩水发。“这是公司自建立以来首次招聘残疾人。”龙岩水发党群与人资部主任邓鑫介绍。
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首先要“送政策”。响应国家号召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企业责无旁贷,但也要考量经济利益,龙岩市残联便扮演了为企业送利好的角色。
据了解,龙岩水发每年都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安置了两名残疾人后,企业便无需再缴纳残保金。“既减免了残保金,又为空缺岗位找到人手,一举两得。”邓鑫说。
要让用人单位的大门打得更开,打破成见同样重要。龙岩市残联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简阿芳介绍:“用人单位普遍将残疾人与‘无工作能力’‘难以沟通’‘不好管理’相捆绑。这时候就需要展开科普,消除偏见。”为此,龙岩市残联为企业送上了一份“残疾等级说明书”。“有了‘残疾等级说明书’,企业更清楚不同残疾等级所对应的残疾严重程度,心里更有底。”邓鑫表示。
这还不够,还需适当放宽岗位限制。据悉,部分企业招聘残疾人时将应聘条件限制在“残疾四级”,即轻度残疾,但并非只有“残疾四级”才具备工作能力。简阿芳举例说:“一些重度残疾人可能是下肢残疾,需要坐轮椅,但智力、双手都没问题,适合他们的岗位不少,却因残疾等级被拒之门外。”因此,市残联会引导企业尽量放低招聘门槛,这既是给残疾人更多机会,也能让企业有更多可选择资源。
让人岗更相配
准确对接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方需求,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钥匙。
每年年初,龙岩市都会收集全市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信息,包括求职意愿、期待薪资、意向城市等等,建立一人一档精准帮扶。此外,残联会持续跟踪就业情况,对于长期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还会入户走访,进一步找出就业困难的原因。
去年毕业的黄星是一位听力残疾一级的大学生,通过前期调查,龙岩市残联了解到黄星希望从事新媒体行业,多次向她推荐岗位,黄星却都不满意。入户走访后,残联发现,由于受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同学的影响,黄星对工作的期待过高,便耐心向她解释当地就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残联还发现黄星虽为残疾一级,但可以正常交流,在为她推荐岗位时也拓宽了选择范围。如今,在龙岩市搏赢残疾人服务中心顺利就业的黄星从事着新媒体宣传工作,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很满意。
“走访企业时,我们不仅询问企业是否有空缺岗位,还要想方设法开发合适岗位。”龙岩市残联就业中心负责人举例说,若发现企业的某个岗位适合残疾人,但已满员,残联便会和企业协调将岗位上的部分员工调到另一个岗位。
此外,残疾员工也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在人岗适配的情况下,残疾员工并不会为企业带来额外负担。“不少企业表示,他们单位的残疾员工比普通员工还要认真细致,希望我们继续推荐残疾人。”龙岩市残联就业中心负责人介绍。
2020年起,龙岩市残联还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统一建群,在群内发布相关信息。龙岩市各级残联工作人员还会一对一通知,让毕业生及时获知重要信息。“能顺利入职,要感谢上杭县残联工作人员给我发了招聘会信息,我差点就错过了机会。”丘炜说。
与此同时,龙岩积极开展针对残疾人的线下招聘会,并将残疾人出行困难问题考虑在内,尽量提供出行保障服务,鼓励残疾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增加就业成功率。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然严峻,残联将继续坚持全程跟踪帮扶,探索更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成为连接残疾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龙岩市残联就业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