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在泉州共话“遗产+文化”展示
27日上午,遗产与文化展示学术研讨会在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幕,2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遗产+文化”展示。研讨会由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协办,为期两天。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院长、国内北大、清华、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以及云南省社科院、多地博物馆的学者们聚在一起,共话怎样更好地将地方文化呈现给中国、世界。
“申遗成功后,遗产热会越来越兴起,与世遗有关的旅游、非遗、文创也会越来越多,如何在当下把遗产用好?”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系主任段颖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这与城市旅游的容载量、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有关系。例如非遗商品化的问题,需要思考怎样既有效地保护非遗,又可以发挥非遗的作用,让更多人借助非遗了解历史和当下的泉州。他说,泉州是一个非常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很多非遗就在生活中,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岁时节气、民间信仰有紧密的关系,在遗产开发保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如何把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状态和泉州的文化传统更好地连接起来,让更多人以接地气的方式了解泉州的生活世界。“在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和保护文化传统、文化遗产方面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才能使得文化遗产的再利用成为可持续的状态。”
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林瀚在研讨会上分享了泉州的世界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实践,通过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教育功能以及观众互动等方面的特点与创新之处,对泉州世遗展示体系进行阐释,探讨了泉州在世界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面的实践经验,同时讨论如何更好地平衡世遗文化展示内容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如何提升观众的体验感等。
28日下午专门设置的泉州专场,将讨论泉州“长住娘家”研究的问题意识溯源及其对地方文化的影响、洛阳桥传说与泉州地方官的形象塑造、摩尼诞生与祭品禁忌等泉州地方文化。(东南早报融媒体记者许钹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