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生活有多美 逛逛水陆双福道
《人民日报》夸城市绿道,央视赞内河治理
福州生活有多美 逛逛水陆双福道
绿道串联城市慢行系统、带来美好绿色休闲生活,是百姓眼中实实在在的“福道”;内河游航线生态好、福韵浓,被形象地称为“水上福道”。千年闽都,山水福地。这几天,福州陆上、水上的“福道之美”先后在《人民日报》、央视亮相。
15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1370公里绿道让山水人城更相融》,报道从赏绿、护绿、筑绿3个角度带领全国读者深度体验福山郊野公园绿道,感受城市绿道建设为市民带来的生态福气;
17日,央视新闻频道在《美丽中国》栏目中,以《内河蜕变露生机 水韵榕城添新彩》为题,报道福州在水系综合治理中焕发的城市新活力。福州内河游“水上福道”的诗画美景,再次通过央视镜头与全国观众见面。
《人民日报》和央视联袂点赞的背后,是福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久久为功。接下来,通过“报道点击”和“央视原声”,感受福州以一方山水造福百姓背后的不懈奋斗。
跟着《人民日报》
看绿道美景
报道点击:“在福州,像这样串山连水的绿道共有超1370公里。福州依托城市内山水资源,串联生态空间与公共空间,打造山体生态景观步道、滨河亲水步道、街区林荫绿道等,供市民休闲健身、亲近自然,将山、水、人、城融为一体,并形象地称之为‘福道’”。
福州作为:因山就势 保护生态
注重原生态自然植被,是福州城市绿道的显著特色。以福山郊野公园绿道为例,它蜿蜒于树木茂密的山体。如何保护山体的天然植被,是建设之初规划及建设部门重点考虑的问题。最终,建设者坚持因山就势,以最优线位匹配山地环境。施工过程中,建设者通过“模数化预制装配”桥梁、路基段“多填少挖”、非爆破开挖公园隧道等创新工艺,达到保护原生态自然植被的目的,实现市中心繁华景观与山林乡野风貌遥相呼应。
报道点击:“建设过程中,我们在保护原生林树种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林相改造,生态补植多个乡土树种,特别是酸枣树、柿子树等浆果类树种,为小动物们提供更多食物。”
福州作为:构建生物多样性
福山郊野公园绿道是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案例。得益于生物栖息地环境营造、林相优化、生态保护修复等方式,目前该公园已成为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指标最丰富的区域。
以林相优化为例,经过建设,福山郊野公园山体的植被种类由40多种提升至200多种,植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强。同时,根据调查报告,目前该公园内有两栖动物及昆虫500多种、鸟类100多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多种。去年,福山郊野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获得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介。
报道点击:“公园绿道能给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空间,也能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福州作为:凝聚护绿力量
满眼绿意的绿道,已成为福州传播生态文明、凝聚护绿力量的一方生态空间。
目前,福山郊野公园已组织“鸟类公益导赏”“生物多样性在身边”等现场活动与“发现身边的自然之美”“湿地保护”等公益讲座100余场。同时,通过开辟植物认种认养区,组织植树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
跟着央视报道
赏内河风韵
央视原声:“福建福州水系发达,100多条总长超过200公里的内河交错成网,这几年,当地通过水系综合治理,让河道褪去污浊,唤醒满城碧波。”
福州作为:水岸同治 碧波绕城
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齐抓共治”的治水方略,2016年福州启动新一轮水系综合攻坚治理。按照水岸同治、系统兼治的原则,福州在水中、岸上同步推行清淤、截污、清疏管网、治理污染源和实施城中村改造等,经过“一千零一夜”的攻坚治理,福州再现碧波绕城。
近年,福州不断提升治水成效,截至目前,城区已建成开放121条河道,总长度超250公里,与680公里滨河林荫绿道、379个滨河串珠公园、5000多亩滨河公园绿地一起,为福州人串起“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幸福生活。
央视原声:“福州还充分挖掘水域资源,融入文旅经济,开通多条内河游航线,形成各具特色的‘水上福道’,为有福之州增添了一张亮丽的生态新名片。”
福州作为:福舟悠游 共享碧波
2022年以来,福州发力打造“福舟悠游”内河文旅品牌,现已形成10多条特色内河游航线。如西湖—白马河—东西河,以及三捷河、流花溪等。
今天,生态好、福韵浓的内河游航线,被福州人亲切地称为“水上福道”。“舟游”福州也成为各地游客解锁千年闽都的热门旅游休闲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内河游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传播闽都文化。新型微动力龙舟的亮相与民俗、非遗主题的福文化游船演艺活动,不仅带给游客独特的文化体验,也让福州内河游一次次火出圈。
央视原声:“为了河道长治久清,福州内河管理工作也大胆创新……成立了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将原先分散的治水职能统一归口管理。”
福州作为:机制创新 长治久清
2017年,福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打破“九龙治水”格局,逐步构建“多水合一,厂网河一体化”的统一管理模式。这是福州在城区水系综合治理上的一大创举。
在日常河道管理中,依托智慧调度,福州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利用闽江涨落潮水位差,对城区内河实施生态补水,每天两次把1650万立方米的闽江水引入城区内河,绕城一圈再出城,日常内河流速保持在0.2米/秒以上,做到“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一城“活水”成为市民游逛内河的一道生态景观。(记者 李锦清/文 林双伟 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