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自助图书馆陪伴福州市民已10年,你用过吗?
2014年,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与福州市民见面,10年过去了,它的数量从当初的25个增长到如今的82个,照亮了一批又一批阅读者的求知之路。在手机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部分市民提出,自己家附近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使用率不高。此前,国内陆续有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关停的消息传出,福州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到底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借阅便利度越来越高
26日晚8时许,福大怡山文创园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依旧亮着灯,20平方米左右的“小书亭”照亮了附近空地。6层书架存放着420册图书,一半以上是儿童类书籍,剩余的多为人文社科类书籍。
自助操作平台旁张贴着一张说明,详细指导读者如何办证、借书、预借。此外,还介绍了全市82个自助图书馆的布点位置等。根据操作说明,记者打开“e福州”APP扫描二维码登录借书系统,输入图书所在的“架位号”,确认借书后,相应的图书就被缓缓传送到借书口,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十分便捷。
凭借“家门口的图书馆”、操作便捷、“24小时营业”等优势,24小时自助图书馆赢得了一批铁粉。统计数据显示,在最初投放的5年间,福州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累计办证44936张,借还图书173.76万册。如今,38岁的阅读爱好者张华隔三岔五就会去家附近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转转。“距离近,下班以后随时来借还书都很方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一下子不借、不读,还真不习惯。”张华说。
10年来,自助图书馆的数量从最初的25个增至如今的82个。图书馆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从只能刷实体卡,到支持“e福州”APP享受免押金借书,再到如今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预借,之后由工作人员将书籍配送到选定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借阅自由。
部分点位门可罗雀
24小时“不打烊”拉近了读者与阅读的距离。不过,在连日对多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线下走访中,记者发现,一些24小时自助图书馆面临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
在杨南街、上渡路、金山明珠小区、新筑社区等点位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内,记者发现,大部分书架被借出的书只有几本,部分点位被当成电动车的“遮雨棚”。一份有关福州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线上问卷显示,82.54%的受访者表示知道24小时自助图书馆,但是近70%的受访者表示从未使用过。
在鼓楼区大儒世家朗园小区门前,记者遇到了正带着孙子在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玩的钱大爷。他告诉记者,平时来这里借书的人很少,自己也从来没有在这里借过书:“现在手机阅读那么智能,你想看什么,它甚至会自动跳出来,哪有必要借纸质书看?”
“站在满满当当的一架书前,却不知道借什么。”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图书种类较单一是自己没有使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主要原因。
短视频、网络购物、游戏等占据了不少人的碎片时间,愿意阅读纸质书的人,自然也对书籍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尽管每个自助图书馆都上架了400余册图书,但书目大多集中在教辅、小说、经济等类型。且无论是在线上平台还是线下查询机上,借书前都只能看到书名和图书“架位号”,既没有内容简介、又缺少排序逻辑的图书陈列,让不少市民“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设备修复维护得及不及时、服务的细致程度也影响着读者的使用体验。走访中,记者先后遇到2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其中一台并未张贴故障提醒。
资源向居民区倾斜
“24小时自助图书馆能帮助更多人打开阅读世界的大门。”在昙石书院“新华·悦读驿站”相关负责人温晓艺看来,福州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意义深远,且大有可为。
为提升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使用率,她建议,可以以群众感兴趣的书籍作为切入点,选取当当网、豆瓣等平台销量、阅读量前10名的书籍进行投放,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她还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目前纸质阅读群体主要集中在儿童与老人,可以适当对书籍内容进行个性化陈列,多摆放一些儿童漫画、绘本等。
对此,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不少绘本、漫画类书籍尺寸并不符合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书籍尺寸要求,不过24小时自助图书馆仓库拥有儿童文学类图书1.8万册左右,读者可通过“福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预借功能进行借阅。
针对如何有效提高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使用率,相关业内人士建议,可实施末位淘汰制,移除使用率不高的自助点,在充分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增设用户需求量大的点位,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根据国内多个城市的经验,人口密度大或人流量大的区域并不意味着更大的读者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选址需要考虑更多因素。”上述工作人员说。
事实上,近年来福州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点位一直在更新。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从前靠近商圈的点位正逐渐被临近居民区的点位代替。福州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24小时自助图书馆点位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此同时,针对机器故障等问题,图书馆欢迎群众拨打电话及时反馈,并进一步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切实降低机器故障的发生率。(记者 沐方婷 吴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