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发生食用野菜中毒事件 监管部门提醒:野菜既不安全也未必营养
春季升温多雨,野菜生长旺盛,如果不加辨识,群众容易误食“毒草”。生活中常见的“毒野菜”有哪些?如何与普通野菜区别开?近日,多地发生食用野菜中毒事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示:建议公众对不熟悉的野菜,不要采摘、食用,避免误食“毒野菜”。
不久前,湖南长沙的赵先生带回家一把“野芹菜”,中午炒制后全家食用。由于赵先生妻子食用较多,饭后不久,她就出现恶心欲呕等状况,被紧急送医。经当地疾控部门确认,赵先生一家食用的野菜名叫石龙芮,长得很像水芹菜,含剧毒。
石龙芮和水芹菜长相相似,又该如何区分?监管部门提醒,首先是看花色,石龙芮开花呈黄色,野芹菜花是白色伞状;其次,观察两者的叶片,野芹菜叶柄有很多小叶片,石龙芮一个叶柄上面只有一个叶片;最后,两者的茎基颜色不同,野芹菜茎基略带紫色,石龙芮茎基部是白色。
爱采食野菜的人往往认为,野菜比栽培出来的蔬菜更纯天然、更健康营养,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日,湖北省宜昌市的刘大叔发现,江滩一污水口的草丛中生长了很多野藜蒿,便采了一大袋子带回家,中午清洗后凉拌食用。当日14时许,刘大叔开始腹痛、拉肚子,有明显的脱水症状,家人忙将其送往医院。经检查,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病因与吃了污水口处的野菜有关。好在就医及时,对症治疗后,已无大碍。
监管部门表示: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尤其是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长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等,食用起来并不安全。加上野菜的草酸、生物碱含量比较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也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食用野菜引起不良反应,也与个人体质有关。如鱼腥草、野生小蒜等野菜,含有大量挥发油等植物活性物质,易引起过敏反应;一些易过敏体质的人食用马齿苋后,如果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
一旦食用野菜中毒怎么办?监管部门提醒,应停止食用、催吐,同时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记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