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摩崖石刻:罕见的文化宝库
展示书法艺术,留下历史印记
乌山摩崖石刻:罕见的文化宝库
在福州,“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蜚声全国;而毗邻三坊七巷的乌山,凭借蔚为壮观的摩崖石刻群,被一些行家赞誉为“一座乌石山,半部中国书法史”。
乌山摩崖石刻的书法何以得此褒奖?本期栏目邀请鼓楼区本土书法家、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柳卫松和鼓楼区园林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建国,举典型例子,谈谈乌山摩崖石刻的书法艺术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海阔天空”显地缘特色
“寿山福海”诉百姓心声
在邻霄台南畔,全省单幅面积最大的摩崖石刻“海阔天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柳卫松赞叹不已。这幅榜书分为“海阔”“天空”,两处石刻相隔十余米,崖高均为5.6米。“海阔”单字径高2.7米、宽2.3米,旁款字径高0.35米,写着“康熙壬子(1672年)秋八月”;“天空”单字径高2.72米、宽2米。
“纵观全国,在海拔不足百米的城中山上,这么大面积的摩崖题刻非常罕见。”柳卫松说,这两组碑体,书写严肃端庄,笔画平稳凝重,极具艺术价值。
如此大幅石刻却没署名,作者是谁,至今尚无一致答案。李建国说,有学者认为是清代邻霄台的修复者萧震。因为清代福州人、翰林院编修谢道承在登邻霄台吊唁萧震的诗词中,间接提及此事。
金石难灭,传之久远。“海阔天空”描述的是古时登顶乌山邻霄台,所见福州海天交接的壮美景色,也表达作者触景生情的宽广心怀。
在与“海阔”“天空”相隔不远的邻霄台西侧,一副字径88厘米的榜书“寿山福海”以行书勒刻山崖之上。苍劲有力、一气呵成的大字,笔势虚实交融,完美体现了书法艺术力道的变化,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勒刻技术水平。
这幅石碑,上款为“镇闽将军晴村庆霖题 盐法道鉴轩陈观勒石”,下款为“嘉庆五年(1800年)春日楚僧寄尘书”。
“海阔天空”是福州的地缘特色,加上“寿山福海”,更反映了福州人对家乡的挚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台群公”铭留印记
“神游”纪念抗倭英雄
从唐至今,乌山上的摩崖石刻不曾断代,连“短命”的元代,都留下印记。
道山亭侧,一副由孔子第53代孙孔汭(读ruì)题刻的有关江南行台群公的铭文中,有个“王伯颜不花彦芳”的奇怪名字。李建国介绍,此人本名王彦芳,由于元代中后期民族文化交汇融合,有些汉族人士为了追求政治地位,便在本名中加入蒙古名字,王彦芳加入“伯颜不花”后,就成了“王伯颜不花彦芳”。
柳卫松介绍,这幅元代至正年间的题刻字体,用的是元代赵孟頫的楷体,字形端秀、刚劲有力。
能够反映历史的乌山摩崖石刻,不止一幅。在乌山东南麓,落款明万历丁亥(1587年)曾楷芳书的榜书“神游”,既体现乌山美景带给观赏者“天阙恍神游”之感,背后还有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李建国介绍,大约在明嘉靖三十七年,倭寇犯境,福建提学副使宗臣负责守卫古福州城西门,拯救数万名福州百姓。宗臣离世多年后,百姓依然满怀感激,在乌山镌刻下“神游”二字,纪念这位对乌山美景心驰神往的抗倭英雄。
柳卫松说,“神游”二字是唐代褚遂良体的行书,字体自然、布阵疏朗、笔势苍劲有力。
字体齐全异彩纷呈
“第一山”写法各有神韵
乌山现存160多段摩崖石刻,其中不乏米芾等大书法家的亲迹,字体涵盖篆、隶、楷、草、行,各臻其妙,内容涉及榜书、题名刻、纪游刻、记事刻、祈福刻等。
“镇山之宝”般若台铭开启了福州摩崖石刻的文化曙光,全文4行、24个小篆:“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李阳冰书。”“般若”是梵语,寓意“智慧”。
李阳冰是“诗仙”李白的族叔,擅长小篆,与“小篆之祖”李斯合称“二李”。
李白赞李阳冰的书法:“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康有为赞李阳冰的“般若台”:“篆书大者唯有少温‘般若台’,体近咫尺,骨气遒正,精采冲融,允为楷则。”
柳卫松介绍,小篆笔画匀称、线条圆润,字形没有锐利棱角,看起来非常柔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说到乌山的“第一山”石刻,大家熟知位于天皇岭的摹米芾行书“第一山”。其实,今邓拓纪念馆内,还有一处清道光年间邑人林材以隶书篆刻的“第一山房”。
柳卫松认为,“第一山房”的隶书,用的是祖籍福建宁化的清代大书法家伊秉绶的字体。“第一山房”字形方正有力,与米芾笔势流动、意态活泼的“第一山”各有神韵。
乌山摩崖石刻,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也是研究摩崖石刻、石雕造像以及福州历史人物事件重要的实物资料。(记者 雷岩平 朱丹华 刘珺/文 池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