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芹溪村:古银矿绽放“美丽经济”
山峦叠嶂,空谷幽深,在周宁县西南部圣银峰山麓,隐藏着一处千年古银矿遗址——宝丰银矿。
位于圣银峰脚下的李墩镇芹溪村与古银矿共生共荣,曾是矿工和商贩的聚居地,有着“中国古银矿第一村”称号。2019年10月,宝丰银矿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被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列为省级矿山公园。
近年来,芹溪村通过遗址保护、文旅开发,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推动古银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发展。
矿山“疗伤”
走进宝丰银矿遗址矿洞,当年矿工火烧岩石取矿留下的痕迹及采矿后留下的银窝还清晰可见。
“井下三千采矿工、井上一万过路客”,鼎盛时期,该银场白银年产量最高可达44万两,高居当时各银场之首。
宝丰银场矿产区分布于海拔1499米的圣银楼山脉,南起李墩镇芹溪村,北至浦源镇西家濑村。20世纪90年代,该矿区依然存在小规模采矿。
“矿渣和矿石随意堆放在山上,经过雨水冲刷,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村内溪中不见鱼,土地上农作物几乎无法生长。”芹溪村老支书魏忠宝说。
2015年,为守护绿水青山,在宝丰银场矿脉未竭、铅锌银矿采矿权到期后,周宁县决定不再继续开采,进行矿山修复治理。
为解决因采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周宁县通过清理矿渣、废石,种树复绿等,从源头管控水源。同时,在水源地加入碱片,对酸性水质进行中和;在山顶建设水质监测站,修建蓄水池,引入矿山排出的地表水,每日对矿山排出的地表水水质进行检测。
水质得到改善,受污染的土壤如何治理?
去年秋天,芹溪村村口30亩菊花竞相开放,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之前这块地因为受到污染,基本种啥啥不活。”魏忠宝说,2016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村“两委”通过流转受污染土地,种植麦草、向日葵等农作物,调节土壤。经过几年调节,该区域土壤酸性得到一定改善。去年,芹溪村在这块地上种植菊花,在调节土壤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以“古”兴“业”
矿山生态修复成效凸显,芹溪村发展迎来新生。
在周宁古银矿遗址陈列展内,游客顺着银矿发展脉络,或专注浏览文献资料,或驻足观赏展品,感受深厚的古银矿文化。
为传承和发扬古银矿文化,芹溪村将遗址保护和文旅开发有机结合,投资200多万元,修缮宝丰公馆遗址,建设周宁古银矿遗址陈列展,对周宁古银矿文化进行“活态”展示。
开馆以来,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银矿的开采、冶炼等生产过程一目了然,我们可以详细了解周宁银矿历史,还能通过视频、游戏体验采矿过程,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游客李娟说。
据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就多次组织地质队到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进行调查。此后,周宁县通过调查、申报、保护等措施,对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使沉睡的古银矿得以与世人相见。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遗迹保存得十分完整,分布范围达12.68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冶炼遗址及矿工的生活区遗迹40多处,探知矿洞数量345个,其中206个位于芹溪村。
芹溪村依托独特的古银矿资源,坚持“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将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胜势,以“古”兴“业”,引入文旅产业,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亲子游乐、古村探秘、农事体验、金线莲户外种植、黑兔养殖……一个个生态休闲、户外拓展等新业态、新产业,在千年矿山脚下日渐兴起,成为推动芹溪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2023年,我们还制定了绿化计划,对村口、萌宠乐园、广场等地进行绿化美化,不断提升村庄颜值。”省委政法委派驻芹溪村第一书记陈建福介绍,接下来,芹溪村将继续推进宝丰银矿遗址保护,依托古银矿资源禀赋,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白银古道提升、“两山”理论实践教育研学基地建设,将生态环境修复和文旅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魏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