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费模式成不少商家营销捷径 市民该如何避开“消费陷阱”
当下,预付充值成为许多商家常用的“留客之道”,尤其是在美容美发、餐饮、体育健身、洗车、教育等服务行业,预付促销更是无处不在。商家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满减、打折等优惠,吸引不少人充值成为会员,以提高留客率。
预付充值热度居高不下,商家乐此不疲,消费者怎么看待、如何选择?其中又有哪些需要避开的风险?近日,记者走访长乐多个商场了解情况。
预付充值花样多
规则层出不穷
14日,记者走进万星广场四层餐饮区看到,大部分店家门口都摆着会员优惠的海报,“会员日菜金8.8折”“VIP尊享菜金5.8折”“充300得458,充500得756,充1000得1368”等鲜艳的大字十分抢眼。
随后,记者走访了长山湖广场、永荣广场、十洋国际城等多个商业综合体,看到大多数服务业商家都有推出预付充值享优惠的活动。
“作为店方,我们肯定希望能够长期经营下去,推出预付促销活动既能为我们引流,又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有利于实现双赢。”十洋国际城一家母婴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促销活动种类多样,在激烈的竞争中,预付充值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记者仔细查看发现,海报上几乎没有消费细则,仅有少部分标注有“会员储值当餐可用”等字眼,也有一部分商家会将储值赠送部分的消费规则另外注明。但从整体看来,大部分消费者“玩”不明白预付充值的消费规则,且商家也未主动向消费者详细阐明规则。
不过,相比于线下的预付充值,线上充值规则似乎更为详尽。记者注意到,在实体店微信公众号、淘宝店铺充值金等多个线上平台开通会员在线充值时,均会显示温馨提示和会员服务协议,消费者可在阅读协议后自主选择是否签约、充值。
“踩坑”不断
却依旧有人买单
在万星广场四楼餐饮区,其中一家餐馆大门紧闭、人去店空,门店外张贴多张留有客服联系方式的闭店公告。准备来该店就餐的市民陈先生吃了“闭门羹”,拨打客服电话要求退还充值余额,却得到商家七折退款的答复。“虽然我觉得这对消费者来说并不公平,但毕竟处于弱势方,能要回来一部分已经不错了。”陈先生有些无奈地说。
实际上,有陈先生这样经历的市民并不在少数。
市民邹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她在长山碧水小区附近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员向她推介预付充值可享会员折扣,于是她便充值了2000元。令邹女士没想到的是,仅消费一次后,这家店就倒闭了,而该品牌在长乐的另两家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店系统不同,他们无法为长山碧水店会员提供会员服务。
此外,也有市民表示,自己会员账户中的钱总是“用不完”。“前阵子我去了一家按摩店,会员价要118元,而我账户中只有115元,本想着和商家沟通现场再补付3元,结果商家却说,如果结合现场补付的话,就无法享受会员优惠,需按原价168元买单,于是我只好继续充值。”市民刘女士说。
虽说预付充值有风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为这可以省钱,选择在大品牌商家、老店以及自己常去的商家充值问题不大。
市民连女士在长乐多家理发店和美容店都有充值,单家门店最高充值达6000多元。“要是有一天店倒了,我都不一定记得自己还有会员。”连女士说。
“一个成熟的市场,有吸引用户消费的各种方式,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也该有完善的机制让消费者拥有退出的自由。”连女士认为,作为商家,只有不玩“套路”,才能留住更多客户。
律师提醒:
理性消费 莫充大笔金额
如今,预付充值式的消费模式进入了不少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但由于相关法规不完善、监管和惩戒力度不足等原因,预付充值所引发的纠纷频发。带着预付充值可能面临的问题,记者咨询了福建闽日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与日。
刘与日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八条、三十七条明确规定: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违反该规定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因此他认为,预付充值方式让商家未供商品或服务即提前取得收益,实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商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单方选择与消费者终止合约的,都应将消费者会员账户中的余额全款退还,而不应以扣除前期优惠额度为由不退或少退。另外,商家在收取消费者预付充值过程中,若没有提供明确预付充值条款的,消费者有权主张合理的消费方式亦可要求退回充值。
刘与日提醒,消费者在向商家预付充值时要结合自身需求、经济能力、消费习惯等因素理性消费,不要一次性充值过高金额,避免对方“卷款跑路”后讨要无门等。同时,消费者在预付充值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问清楚具体的消费方式和计算单位,保留双方签署合同或及时拍下宣传海报明细,以便将来发生纠纷时可以拿出有力证据。若发现商家经营情况异常、无故不提供服务、出现消费纠纷等情况,大家可到相关部门或通过12345和12315平台维权,或到当地法院起诉维权。(记者 宋亦敏 通讯员 吕灿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