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菜篮子”真的跌出了“白菜价”
东南网12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临近年底消费旺季,“菜篮子”却尽显疲态——先是白菜、大葱等跌出了“白菜价”,猪肉价格也继续颓势,毫无回升迹象,就连原本属于名贵食材之列的鲍鱼,也跌出近十年最低价。
昨日,记者调查发现,厦门市场菜、肉供应充足,但白菜、大葱等蔬菜品种价格相比年中下降不少。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环境影响着菜篮子的市场表现,在经济上行时,商超、餐饮业采购体量大,市民消费积极性高,引发菜、肉量价齐升,当前经济处于疫情后的恢复期,菜、肉市场表现显示出疲态。
白菜价格“崩了”
“还记得以前冬天一颗白菜也要七八块,今年价格便宜了不少。”东北来的刘阿姨每到冬天都要腌制泡菜,细心的她发现,今年年底的厦门菜价,比往年便宜不少,尤其是大白菜。
刘阿姨感觉不错,厦门市商务局价格监测显示,截至上周,每千克包菜售价2.17元、白菜1.93元、白萝卜1.76元、上海青2.91元,但半年前,包菜3.7元、白菜3.28元、白萝卜2.17元、上海青3.77元。相比往年同期,降幅最大的蔬菜品种下跌超四成、最少也跌了约两成。
不只是厦门,据外地媒体报道,在北方的一些城市,今年白菜的零售价已跌至不到3毛一斤,只有0.29元。据报道,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大白菜批发价已跌到0.2元,相比去年已经腰斩。在南方一些大城市里,大白菜的零售价格有的已经跌到了2毛左右一斤,创下近年来最低。
除了零售价格外,白菜的批发价格今年也异常的低。记者从中埔市场获悉,今年11月,青葱平均批发价为每千克7.35元,同比去年8.88元的价格,降幅约17.23%;大白菜批发均价1.9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1元降幅约5%。
有业者认为,供求关系是导致蔬菜滞销、低价的最关键因素,比如在蔬菜种植大省河南,由于当地农户存在跟风种植的行为,导致近期大量蔬菜同期上市,市场供过于求。
“八戒”身价“腰斩”
除了蔬菜价格遇冷,“猪肉价格大降超40%”的话题近期也频频冲上热搜。“养殖成本约8.5元/斤,养一头就多亏损约200块。”龙岩“猪倌”老郭告诉记者,往年年底随着气温降低,猪肉市场会迎来消费旺季,但今年却是旺季不旺。“都年底了,猪价仍无升温迹象,期待中的年底涨价怕是要落空了。”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猪肉批发均价逼近每公斤20元关口,同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40%,生猪价格逼近每公斤15元关口,猪粮比价已连续多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早已处于过度下跌的橙色预警区间。
据厦门市商务局价格监测,上周,厦门市场生猪收购价16.92元/千克,相比前一周甚至下降了0.08%;统肉批发价21.4元/千克,相比前周微涨4分钱。“八戒”为何如此不争气?业内人士认为,猪肉供应过剩,生猪集中抛售,加之消费需求不足,是此轮猪肉价格“腰斩”的主要原因。
生猪养殖行业做出的生产决策往往具有滞后性,导致生猪产能和实际需求错位,引发猪价波动。具体呈现为“猪价下跌-养殖亏损-一哄而下-产能不足-猪价上涨-一哄而上-产能过剩”的周期性变化怪圈,曾被称为“猪周期”。但近年来,生猪行业规模化水平、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中小养殖户逐渐离场,以往可以预见的“猪周期”市场自我调节模式,似乎已不复存在。
鲍鱼也撑不住了
向来属于名贵食材之列的鲍鱼,也在今年这个冬天跌出近十年最低价。
近日,一则关于“养殖规模逐渐扩大,使得鲍鱼价格逐年下降,今年冬季甚至创近10年来的新低”的消息,引来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在前埔一个农贸市场,鲍鱼按照个头的大小被分成了三种类型:一斤10-14头的鲍鱼,每斤售价70元左右;一斤6-7头大小的,每斤售价85元左右;即便是每斤仅5头的大鲍鱼,每斤价格也仅为150多元。“去年这个时候,像这样的五头鲍,一斤怎么也得200多元。”一位水产摊主感叹道,现在鲍鱼养殖户越来越多,鲍鱼价格也连年下降,原本的高档海产品,如今普通市民也能享受了。
据悉,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鲍鱼养殖大国,年产量超20万吨,占世界总养殖量的85%以上。山东、福建、辽宁的养殖面积较大,而福建的东山、连江、泉州都有鲍鱼养殖基地,其中仅连江县鲍鱼养殖面积就达2.2万亩,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