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观察:大咖聚首共话人工智能
11日下午,202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在榕举办,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代表等,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主题,聚焦新技术、新应用、新情况、新问题,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智慧火花,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大模型催生“效率革命”
重塑智能应用
论坛现场,大模型成为嘉宾们关注的焦点。所谓大模型,即指以ChatGPT为代表的各类基于大量数据生成的预训练模型,这些模型也被视为开启人工智能时代的“金钥匙”。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分享了大模型的五点思考和五个问题。“人人都离不开大模型,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大模型,懂语言者得天下,包括文字语言、数学语言、编程语言、低代码语言和提示语言。”沈向洋认为,大模型将横扫垂直行业,对所有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怎样才能建造大模型?他给出的答案是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算力是关键”。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认为,国内大模型“百花齐放”,产业落地已过“尝鲜期”,产业实践成为衡量这些模型价值的重要标准。“大模型催生‘效率革命’,为产业提质增效,可以通过‘两心两力’(好奇心、同理心、表达力、判断力)打造更和谐的人机协同,通过科技向善,建设塑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生态。”
当大语言模型与哲学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英瑾,将AI应用比作“缺乏现代科技知识的部落酋长”,虽然在看完来自文明世界的游客将一堆零件拼接成摩托车后,酋长也貌似成功拼出来一辆,但徐英瑾认为,“他只是记住了次序,而没有理解摩托车内部的机理,这种‘机理’就是一种知识图谱。”
“在‘思维链’技术的加持下,ChatGPT可能依托人类既有知识图谱给出正确答案,但是它能否真正帮助机器把握相关的知识图谱呢?”徐英瑾抛出的这一问题引人深思。
国产AI大模型产品
开始造福于民
文心一言、百川大模型……继ChatGPT之后,国产AI市场风起云涌,全国11家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的AI大模型产品将陆续上线,面向全社会开放,这意味着大众能够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AI产品,自由从事对话、创意写作、代码生成、虚拟对话等多项人工智能服务。
论坛现场,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小川展示了一首由百川大模型写出来的诗词。“基于大模型,智能时代将把信息时代的‘工具’化为‘伙伴’,信息连接将转变为‘陪伴、知识、经验与服务’。”展望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王小川如是说。
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的应用远不只有“写诗”创作,如今AI医疗也能“看病”。
“让一名医生从上万张图像中找到一个癌症病灶和标志,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是在脑转移瘤AI检测系统的帮助下,检测敏感度与阅读时间将大为减少,打破转移瘤的‘影像迷宫’。”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首席架构师沈振辉说,凭借“文本+影像”大模型的开发应用,未来,AI将在影像中心、手术室、病房更多医疗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真正造福于民。
加强治理
探索人工智能更多可能
AI在为大众带来诸多便利与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完美的数据源”“更难被察觉的AI谣言”等困惑,如何让这把“双刃剑”更好地服务人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朱军认为,面对挑战,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探索,加强技术理论研究,提高内生产安全水平,持续构建第三代人工智能,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提升训练数据质量和安全评测能力,并在人脸AI安全防火墙、人工智能安全靶场等方面取得实践成果。
如何解决大模型基于海量非中文数据产生的“英文思维”?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建议,建设高质量中文数据集。他希望,各方共建大规模高质量中文数据库,促进中文网页数据汇聚、处理及开放,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书籍、期刊论文等版权数据用于大模型训练的相关政策及规范,盘活我国高质量中文数据资源,加快数据处理相关标准、技术、工具和支撑平台研发,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华为云首席技术官张宇昕认为,可通过打造多角色协同的治理体系、基于应用场景风险分级的治理、建立卓越的标准和测试认证能力、构建包含的国际多边治理机制,携手共建负责任、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提出更加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许力现场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移动社会网络安全的应用,展示了团队围绕隐私保护、可控传播和异常检测等三方面开展的系列研究成果,让现场观众受益匪浅。(记者 王玉萍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