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培育最优生态 提供最好服务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主力军,泉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干部担当的“试金石”,通过选树“担当者”,激励各级干部争当“重商亲商爱商”表率,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急企业之所急
助力企业渡难关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政府部门对企业诉求的直接响应,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帮企业多想的每一步。在泉州“担当者”、泉州发改委营商信用科科长余菁看来,“营商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他们在日常经营生产中办事的便利、服务的温度、干部的担当。”
台风“杜苏芮”登陆后,泉州受灾严重。为迅速帮助企业灾后重建,余菁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研讨推出《泉州市“泉心泉意”服务企业灾后重建十四条措施》,定制灾后重建精准服务,助力受灾企业复工复产。
灾后重建期,从一线调研获知不少企业因台风影响造成的厂房、原材料损失,进而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余菁便联系省农信联社泉州办事处,两天时间内就共同设计出5款灾后重建专有融资产品,并通过泉州“信易贷”平台向全市企业推广。“仅用了3天,就实现从递交申请材料到完成放款。”通过“信易贷”平台灾后重建服务专区收到全市发放的首笔贷款150万元,某企业负责人吴先生满心感激。
据统计,泉州市“信易贷”平台上线以来,已入驻企业47.6万家,促成融资放款1271.05亿元,极大提升了泉州民企融资效率。2022年,泉州市信易贷平台获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称号。今年7月31日,泉州市获评国家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服务再提速
到项目一线解难题
如何促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泉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办事流程“更优化”、让干部“多跑路”、让企业“少费心”。只有干部深入一线贴心服务企业,才能赢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获得感。
以往,受要素保障制约等因素影响,一个项目从落地到开工投产往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我们围绕重大项目招引后如何快速落地、开工、达产、见效的全链条进行深度思考。”泉州“担当者”、南安市发改局局长戴江华介绍说,南安设立泉州首个县级前期办、评审中心,为项目提供全过程代办帮办服务,推行“前期代办+模拟审批”、拿地即开工等举措,全方位提速前期效能。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闽南科技学院东溪校区建设项目的农转征申请通过组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的多节点系统仅用时60天,比正常审批时间缩短约2个月。
此外,南安从调度提效,持续梳理在建重点项目堵点卡点问题,阶段性开展“拔钉清障”行动,强有力解决项目征迁等“卡脖子”难题。正是有戴江华这样的担当者,南安项目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今年上半年南安累计新开工项目119个,完成全年开工任务的75.3%。
法治环境再优化
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护企助企离不开法治的力量。”今年以来,泉州市通过成立行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等方面迈出新步伐,政府的作为、干部的担当亦彰显其中。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泉州市“担当者”、泉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王小芳认真研读专业知识,对运用知识产权护企,下足了功夫。
今年7月,在与九牧王公司负责人座谈中,了解到该公司有产品被仿冒,且行为相对隐蔽,维权难度大,她通过网上查询、专家咨询、多方调查,从保护商标权、专利权方面向企业提出专业性建议,得到了企业认可。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指导企业整合专利资源,在内部设立专利墙,展示企业的知识产权成果。截至目前,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09.69件,有效专利授权546件。目前,泉州市已建立起116个宜商环境观察点,动态监测全市营商环境,建立扰企监测直报机制,定期收集企业关于政府履职、办事服务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坚决向损害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亮剑”。今年以来,泉州市纪委监委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85个。
在一批又一批的担当者努力下,泉州的营商环境在全省持续争先进位。在2022年福建省营商环境监测督导中,泉州以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标杆指数12个,为全省最多。
(侯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