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两年回眸:“小积分”攒出“大能量”
“多亏了积分制,小庭院越来越美”“积分兑换日用品很实用,要多参与,争取更多积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实施两年以来,“攒积分”成了福州广袤乡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日,记者行走一线,探访“小积分”带来了怎样的新变化?
积分制蔚然成风
夏日午后,永泰富泉乡协星村村民雷大锋匆匆赶到村里的积分兑换超市,用50积分兑换了一桶食用油和一袋纸巾,乐呵呵地捧回了家。“家里的刚好用完了,攒的积分正好派上用场。”对于剩下的积分,雷大锋也早有打算:“勤打扫、多参与志愿活动,攒一攒,等年底再换个大件。”
说起“积分”,协星村无人不晓。过去由于意识相对薄弱,村庄推广房前屋后整治、垃圾分类等存在不小难度。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关系到环境整治效果,考验着一个村的治理智慧。
2021年开始,协星村试点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对及时清理、卫生整洁的家庭进行积分奖励,以积分兑换实物的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让村民从“一旁看”转为“一起干”。
积分怎么评判?每个月下旬,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的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小组就十分忙碌。他们人手一张评分表,挨家挨户上门考评环境卫生情况。各家各户的成绩还上了村委会公示栏。村里每月定期通过“红榜”宣传典型榜样、“黑榜”曝光反面案例,互督互促。每每揭榜之时,都能引来不少村民的热烈讨论。
第一年,福州选择4个县(市)区率先试点;第二年,基于良好成效,自此由点扩面,全面推广。当前,福州已提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可实施行政村推行全覆盖。
提升积分“附加值”
积分制建立起来后,如何充分发挥长效作用,避免又是“一阵风”?显然,如果仅是一纸积分,用于兑换粮油等日用品,等村民的新鲜劲一过,慢慢会丧失热情。
长乐航城街道乡村振兴办相关负责人陈发平明显感受到了不同,他用一条“抛物线”来形容各村的兑换状态,“中间高、两边低,推行不久后,积分超市里甚至还出现过排队兑换的‘小高潮’,后来沉寂过一小段时间,登记册一个月也翻不了页。”
试着提升积分的“附加值”,航城街道将积分与村民评奖评优相结合。“比如,积分制考评90分以上累计6个月以上,可被评为三星及以上居民户,获得纳入村级后备党员储备库、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推荐资格,五星户家庭成员次年医社保费用可由所在村代为支付。”陈发平说。
在不少乡村,“积分”还与“信用”相挂钩。罗源白塔乡与农信社联合推出“文明积分贷”,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积分+金融”新模式,目前已在白塔乡南洋村试行推广。积分高的兰善恩成为全村第一个申请“文明积分贷”的农户,享受30万元低利率贷款额度。
除了“增值”,通过一系列创新探索,积分的载体形式也有了些新变化——自从小程序“智慧福分”上线后,长乐金峰镇的一张张“积分卡”变成“积分码”,不仅查起来方便,用起来也更为便捷。
眼下,全市围绕积分数字化管理、应用模式、应用范围等方面持续深化,如闽清、晋安、高新区全域,已落实积分信息化管理,让“积分”更有“数”。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房前屋后整起来,“美丽庭院”建起来,圈养习惯养起来,“村道沿溪”管起来……积分制的“积”发下,最明显的,是人居环境的细致改变。
走进福清新厝镇江兜村村民王美福的小庭院,猕猴桃树、杏仁树绿意盎然,坛罐堆叠野趣横生,地方虽然不大,却赏心悦目。“现在变化可大了,盆栽摆放整齐,鸡也圈养起来,进门都没了异味。”村干部王文珍对着考评表,一条条地夸赞。
而“积分制”这一金钥匙,不但扮靓了“人居环境”“美丽家园”,还进一步撬动了“乡村治理”。
高新区南屿镇五都村,把善治“账本”从美丽庭院创建、垃圾分类、落实“门前三包”等人居环境整治的常规项目,扩面至乡风文明等多方面标准,形成一本完整的“乡村积分手册”。
谁来执行?由谁监督?在村中心,一块“乡村振兴”的展示牌格外醒目,一幅网格化治理图详细划分出村中各区域,包括户数、责任区牌、网格员和包片村民,建立起完善积分考评机制链条。
在五都村驻村书记付晓雄看来,积分制将繁琐的村务具体化,形成量化评价体系,村民成为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村务工作开展更顺畅,治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