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绿为民 福州市园林中心持续擦亮“千园之城”底色
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绿来点缀!
福州的绿是什么?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中,如何让这抹绿更加耀眼?
21日,市园林中心召开2023年上半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讲评部署暨基层建设“亮晒比学”工作会议。13个基层单位通过找问题、晒特色、树典型,展现园林人比学赶超的精气神。
比干劲:
下沉一线促工作提质增效
“这条道路的行道树间距过宽”“桥下还有改造提升的空间”“那块地适合做成铺砖广场”……一到周四晚上,马路上再次出现一群手拿笔记本和图纸“散步”的人。他们就路上观察到的问题,记录、探讨,气氛热烈。
这样的“散步”活动,是市园林中心从2017年5月开始推行的“周四走现场”工作机制。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周四晚上选择一条路,从市民的角度徒步寻找需要解决或提升的园林绿化问题。
“走在路上,很多之前感受不到的问题都变得清晰起来。”市绿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夏天公交车站和渠化岛等常常见不到等候的人群,仔细一看原来大家都躲在远处人行道的树荫下。于是,中心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渠化岛大树遮阳及公交站大树补荫工程。
就这样,福州的绿意一点点在园林人的脚下蔓延开来。他们走出了342条林荫道、173个交通等候区和公交站遮阳工程,总结出加密、加厚、填空白、加品种、添层次等15种城区绿化提升模式,摸索出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精细化提升的经验和方法。
渐渐地,党建工作也被园林人带到了现场,创建了“班子巡街”“服务基层年”等工作方法,形成了“守园林初心,‘绣’绿色家园”等党建品牌。园林中心的老骨干、新党员积极沉到一线,哪里需要就立即去现场支援,在磨炼中形成了一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真诚为群众办事的园林队伍。
晒特色:
书写人民满意的绿色答卷
“千园之城”福州拥有大小公园1400多座,近500公里滨河绿带、300多个串珠式公园是近年来新建的,市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的美好生活。
这些成绩靠什么取得?“时刻围绕民之所需,才能真正造绿为民!”市园林中心基建处工作人员如是说。
周末,家住闽发西湖广场的老孙换上休闲服,来到西湖公园运动。“新环湖栈道升级改造后更加开阔舒适,可以一路通往左海公园,而且各项设施齐全,已经成了我运动的首选。”
出发前,他先在公园入口处的一块屏幕前打卡。“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里一共有30个打卡桩,全部打完卡至少要走上4个小时。”老孙告诉记者,他是打卡排行榜上的“常客”,打卡获得的绿色能量奖励能用来兑换奖品。
近年来,市园林中心大力推进运动慢跑道、休闲骑行道、滨江亲水步道等绿道建设,满足广大市民绿色出行、休闲健身的多样化需求。
连接山水的休闲绿道融入城市肌理,举步可达的串珠公园让越来越多市民亲近自然。
23日傍晚,记者走进牛岗山公园,大人们坐在绿地旁喝茶畅聊;小朋友奔跑在草坪上,尽情撒欢。“很庆幸市区有这么宽阔的草坪,公园将草坪开放给市民游玩无疑是一项惠民措施。”市民周小姐说。
事实上,公园草坪开放离不开市园林中心工作人员对“享绿”二字的坚持。近年来,福州市区采用“大树加草坪”的种植法打造可进入式绿地,公园在建造之初就特意选种耐磨、耐踏、常绿的兰引3号草皮,让市民放心进入草地游玩。
亮成绩:
央媒点赞古树名木保护成果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考察期间指出:“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市园林中心深知,“海滨城市”“山水城市”是总书记对福州的肯定。在让百姓享受山水之美的同时,如何不断拓展求绿空间?绿色低碳发展是破题关键。
走进儿童公园开心农场,水系、景观桥和景观石迎面而来。值得一提的是,水景中的水,大有来头。
“这些水是通过雨水回收系统净化处理后,重新利用起来的。”儿童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儿童公园运用微型海绵城市、循环用水等先进理念,建造一套集雨水收集、水资源动态调控、景观水系于一体的水循环系统,收集到的雨水会被用于绿化浇灌和景观补水。此系统每年可节水约万吨。
这样推动绿色发展的例子,在福州比比皆是。不少省市媒体慕名而来,由衷地为“千园之城”点赞。
7月15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点赞福州古树名木保护成果。
近期,市园林中心正加紧修订《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并制定《福州市绿地系统规划》(2021-2035),从制度层面提升园林工作质效。
“千园之城”这张名片已经得到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赏,成为福州这座城的重要资产。
市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珍惜荣誉乘势推进,紧盯省会城市定位,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当龙头、走前列、作示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更大力量。(记者 唐蔚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