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祭扫思念长 厦门今年现场扫墓的市民明显增多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杨霞瑜 罗子泓 张江毅 通讯员 钱金生 沈艺煌)新冠疫情实行“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清明节,全面开放了现场祭扫,我市各个墓陵园持续迎来节前祭扫高峰。
昨日上午,在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倡议下,700多名自主择业退役军官及部分家属来到厦门烈士陵园烈士墓前敬献花圈和鲜花,追思革命先烈。
截至昨日下午5时许,薛岭山陵园和安乐永久墓园共接待6.2万人次,较前日人流量有所增加。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清明祭扫,墓陵园除了继续倡导绿色、低碳祭扫外,还新添延长服务时间、提供接驳车、增设停车位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
【现场】选择代祭扫的少了 现场扫墓的多了
昨日上午10点,薛岭山陵园周边部分路段出现车辆缓行,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外围进行疏导和保障。“同过去几年相比,选择代祭扫的市民少了,现场扫墓的多了。”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副总经理朱艺璇说,预计到清明节当天,单日入园人流量将突破3万人次。
为迎接祭扫高峰,薛岭山陵园一方面延长服务时间、增设服务窗口——从3月18日至4月9日,上班时间提前1小时,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另一方面,陵园进门处搭建了临时便民房,向祭扫市民赠送菊花,并提供免费茶水、休息座位、应急医疗等服务。
位于同安区的安乐永久墓园,今年增设200个停车位,现共有1500个停车位。同时,考虑到祭扫市民需提着祭品,园区特别提供免费接驳车服务。
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便民服务帐篷里,我们为早起的祭扫市民免费提供咸粥,并准备了晴雨伞。”安乐永久墓园副总经理陈加兰告诉记者,3月初已有市民陆续前来现场祭扫,提前1个月扫墓,这是往年不曾出现过的情况。
【故事】
缅怀先烈
退役军官连续15年自发祭扫烈士墓
“集合!列队!”昨日上午近10时,主持人的口令声响起,与会人员在纪念碑前的空地上迅速排成10排方阵。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的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全体队员默哀致敬。他们还瞻仰了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并在烈士墓前献花纪念。
据了解,2009年以来,厦门自主择业退役军官已经连续15年自发组织清明祭扫活动。每年的烈士陵园清明祭扫活动,厦门的退役军官们都积极主动参加,不少身在外地的退役军官接到通知后也会赶来参加活动。
退役军官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时松生说:“我们是烈士的后代,到烈士墓前缅怀追思革命先烈,这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我们淬炼党性修养、明辨前行方向、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过程。我们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精神,发扬军人本色,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
花寄哀思
她为母亲带来精心挑选的康乃馨
“我们来看你啦!”薛岭山陵园内,年过八旬的老霍将带来的鲜花一枝枝剪好,轻轻插在妻子的墓地前——每年一次的扫墓,雷打不动,老霍和女儿霍女士已坚持了三十多年。
“我的妈妈是厦门人,爸爸是上海人。两人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宁波工作,在宁波相识相知相爱。”霍女士说。20世纪80年代,母亲因身体不好,想要落叶归根,他们便举家搬迁到厦门。遗憾的是,来厦不久后,母亲就因交通事故去世了。往后这些年,她都和爸爸一起来看望妈妈。
插在墓地上的花,是霍女士精心挑选的,里头有“母亲之花”康乃馨,还有各种颜色的小雏菊。“妈妈不仅会说闽南话,还学会了上海话、宁波话……”霍女士说,在她心中,妈妈一直是年轻时善良聪明的样子。
长毋相忘
八旬阿婆每年从莆田来厦为老伴扫墓
“又一年清明节了。”在安乐永久墓园,今年82岁的陈阿婆提着小花篮,缓慢地一步一步走上台阶,找到老伴的墓地后,她看着照片默默地发呆。
陈阿婆说,她的老伴在2015年离世,此后每一年清明节,只要条件允许,居住在老家莆田的她,都会和家人从老家赶回厦门扫墓。
“亲自到现场祭扫,亲手用抹布擦去墓碑上的灰土,才觉得心安。”陈阿婆感慨道,现在的生活很好,儿子和儿媳妇也都很孝顺。清明节前到老伴的坟前放上鲜花,以表哀思,她想守住这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