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小银耳展现大作为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24日第18版)
福建古田县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小银耳展现大作为
走进福建古田县泮洋乡凤竹村,间间菇棚掩映在山腰处的绿色中。走进一个银耳大棚,仿佛置身于一座囊橐充盈的“宝库”:一排排木架整齐排列,从上到下共有8层,每层都长满了“白花花”的银耳。菇农罗丽娟正在巡护,“要种好银耳,就得学会跟它对话。”
跟银耳怎么对话?“得细心观察银耳发出的‘信号’。”罗丽娟笑着解释,根据银耳长势、长相,可以判断它们是否需要通风、喷水等管护。
食用菌产业是古田县的支柱产业,全县70%左右的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供销活动,农民现金收入70%左右来自食用菌产业。尽管历经多年发展,古田食用菌产业在质量安全和品牌效益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罗丽娟原来种银耳,技术、管理跟不上,产量低,品质等级不高,每斤银耳干品只能卖到十几元,干一年也就挣点辛苦钱。如今大不同,眼前这个大棚里长出的银耳,一公斤干品能卖3000多元。“我现在培育的可是‘金燕耳’!”罗丽娟充满自豪。
罗丽娟说,从选种育种,到培养基的研制,从菇棚的搭建,到种植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活儿专业得很,经过系统培训才能胜任。”一旁指导技术的福建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学科首席专家、康亿达银耳产业研究院院长林衍佺补充道。
康亿达银耳产业研究院,是由福建古田康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共同打造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如今,罗丽娟免费从康亿达公司那里拿菌种与养料包,在专业技术指导下培育,待银耳收获后按照约定价格卖给企业,“跟以前比,风险小了,价格高了。”
培育过程则愈发精细。罗丽娟告诉记者,银耳的整个生长周期在60天左右,22到25摄氏度之间的温度最适宜,气温一高,就得经常进行喷水作业。培养基加入了茶油籽壳、茯苓、莲子粉、桑葚枝等多种配料,同传统方法比,种出来的银耳口感更软糯绵滑,营养价值更高。“以前追求产量,现在更追求品质。”罗丽娟说。
菇棚建在荒山野岭间,病虫害常令菇农头疼。过去只能多打药,现在公司请来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专门研发了新办法——给菇棚盖上不影响通风的纱帐,同时采用菇农高频巡视等方法,防虫驱虫,效果不错。罗丽娟粗略统计,菇棚里4万株银耳,全程不打农药,虫害率还不到5‰。如今,这一办法在古田全县得到推广。
古田县委书记张成慧告诉记者,去年全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近235亿元,古田将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现代食用菌产业高地的战略目标,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的要求,不断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为富民强县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