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电影之城的厦门追求
从仅作为取景地到如今打造全流程产业集群“金字招牌”,厦门实现了本地影视产业跨越式发展
2019年至2022年期间,从电影备案企业所在地数量、票房前五十影片的出品企业情况看,厦门均位居全国前列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康淼 洪雁 付敏
金鸡唱晓,影动鹭岛。近日,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自2019年金鸡奖落户厦门以来,这座海上花园城市见证了中国电影接连不断的高光时刻。厦门抓住金色机遇,持续激发影视产业发展动能。
“金鸡”不仅给厦门引来群星璀璨,更为厦门影视产业发展培育一方沃土。迭代升级的取景地与配套服务、不断完善的全流程产业链和多元融合的文化交流平台,让厦门“电影之城”新名片更加闪亮。
金鸡百花星光海岸在厦门启动(2022年11月12日) 曾德猛摄/本刊
服务新生态:
从“天然”到“虚拟” 打造“全域影棚”
厦门市湖里区的航空古地石广场上,天然湖景、园林造景与现代建筑空间浑然融合,呈现东方之美;音乐酒吧、艺术画廊、脱口秀剧场、文创空间……时下诸多流行元素齐聚于此,共同赋予古地石商圈“生态与时尚”的标签。此外,古地石还有另一张重要名片——影视摄制示范点。年初热播的网剧《猎罪图鉴》就曾在这里取景。
古地石广场项目负责人吴崴说:“为影视剧提供场地和服务,对我们而言是很好的宣传。没有‘金鸡’,厦门无法吸引这么多剧组,我们也不会有这么多机会。”
如今,厦门国际游艇汇、海上世界、华美空间文创园等旅游地标都成为全国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取景地,“金鸡”推动厦门加速“影旅融合”。
“前几年,我根本没考虑过将厦门作为拍摄地。”正在厦门筹拍影视剧的制片人王超文说,“以‘金鸡’为契机,这几年厦门成了很多剧组的优先选项,拍摄性价比显著提升。”
厦门将“金鸡”所触发的影视动能与本土文旅优势结合,推动全天候、无季差的“天然影棚”服务迭代升级,再结合科技赋能的“虚拟影棚”,致力于打造岛内外联动的“全域影棚”。
集美区杏林西路18号,占地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厦门影视拍摄基地,正是基于“金鸡”重要机遇,通过“以节带产”发展起来的代表性项目。
“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医院、别墅、办公等现代生活场景的实景拍摄,还有3200平方米的数字摄影棚满足剧组各类场景要求。”园区运营部总监杨松峰说,“基地还有国内领先的服化道企业入驻,为剧组提供一站式专业影视拍摄服务。”
截至目前,影视园区累计招商落地889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74.2亿元,培育出《山海情》《周生如故》《开端》等诸多“厦门出品”的影视精品。
产业新气象:
上下游“链”动 影视制作集群发展
近年来,依托城市优渥的营商环境,厦门加速资源整合、社会资本引入和影视企业进驻。从仅作为取景地到如今打造全流程产业集群“金字招牌”,厦门实现了本地影视产业跨越式发展。
成立于2019年的厦门自然声场工作室,是为影视剧提供声音处理的技术公司。创始人曹峰表示,“金鸡”效应下,厦门影视产业业态环境愈发成熟。“我是做声音的,旁边就有做动漫的,楼下还有岛内最大的摄影棚,整条产业链越来越完整。”
作为今年“金鸡”重要配套活动,2022中国(厦门)数字影视产业高峰论坛现场有逾50个影视产业项目落地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150亿元。哲象影业负责人张贤良说:“通过参加论坛和研讨会,我们洽谈新的投资项目和拍摄制作,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哲象影业于2019年落户厦门,从早期寥寥数人的视效团队,逐渐成长为集内容创作、影视出品、后期制作、软件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影视企业。张贤良坦言,越来越多影视企业搭上了厦门“金鸡”这趟快车,加速成长为具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也促进当地影视产业上下游配套不断完善,形成了全产业链集群效应。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影投融资报告》指出,自2019年起,厦门开始以举办中国电影金鸡奖为契机,全面扶持电影产业发展和转型,效果已经显现。2019年至2022年期间,从电影备案企业所在地数量、票房前五十影片的出品企业情况看,厦门均位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目前厦门共有影视企业2287家,总注册资本174.05亿元,影视企业投资总额231.16亿元;其中,今年新增影视企业140家,新增投资额10.56亿元。
文化新地标:
建设新时代“电影之城”
今年是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办30周年,当厦门邂逅这三十载的文化沉淀,“金鸡”逐渐成为这座海滨城市的新名片。厦门借由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和“闽派影视”底蕴,加速打造“电影之城”。
作为我国最早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多元文化滋养的厦门与电影的不解之缘可追溯到百年前。早在上个世纪初,电影便作为“舶来品”现身厦门。如今“金鸡”筑巢,厦门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外电影交流的前沿平台。
今年金鸡国际影展上,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34部外语片吸引了全国各地影迷,其中超九成影片在厦门完成了中国“首秀”,开幕影片《速度与爱情》首场开票更是不到34分钟即售罄。回顾第34届金鸡奖,英、法合拍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获得最佳外语片奖,这也是金鸡奖首次颁发该奖项。
借“金鸡”东风,国内外优秀电影、中外观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间不断产生良性互动,中外电影文化在厦门碰撞出新的火花。
百年光影中,“闽派影视”也取得傲人成绩。福建这片土地同时孕育了包括红色文化、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海丝文化和华侨文化在内的诸多文化,成为我国影视创作题材的宝库。
《山海情》《绝密使命》两部电视剧同时荣获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陈嘉庚》被列为国家重大题材电影,《血战松毛岭》入选迎接党的二十大精品网络视听节目推荐作品……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曹俊表示,近年来,厦门大力推进“以节促产、以节促城”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为推动中国电影事业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办好一个节,搞活一座城,厦门将持续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搭好台、铺好路。”厦门市副市长庄荣良说。
可以预见,“金鸡”元素将持续融入这座海上花园城市,为中国电影带来更大可能性,孕育更多影视精品,推动中外电影深入交流。一座生机盎然的“电影之城”正在中国东南沿海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