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走近武夷山科技特派员
5月8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国英在制作武夷岩茶。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新华社福州9月16日电(记者徐瑞青、张华迎、许林贵)普及生态茶园种植理念、教授传统的制茶技艺、推广新技术新设备……作为一名老科技特派员,55岁的刘国英格外忙碌。
“我们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就是为了帮助茶农茶企提高茶叶品质。”刘国英说。
刘国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他的做茶手艺在中国“茶乡”武夷山远近闻名。他还有另外一个坚持了20多年的身份——科技特派员。
科技特派员,在当地被称为“科特派”。这一制度始于福建南平。1999年,南平针对基层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等问题,派出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帮助发展农业。后来,这一制度走向全国。“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是对“科特派”工作内容的形象总结。
据统计,20多年来,单在福建省,已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64519人次,全年在一线开展服务的各级科技特派员超过1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乡镇和重点行政村全覆盖,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
5月3日,武夷山市天心村村民挑着茶青下山。新华社发(邱汝泉摄)
2000年初,当时是中级农艺师的刘国英下派到天心村,这个村是武夷岩茶的知名产地。刘国英刚到时,全村约1500人一半以上都以种茶、制茶为生,但也面临着茶产量少、制茶水平偏低的困境。
经过走访茶园、茶厂,刘国英发现,茶叶主栽品种单一、制作工艺与技术水平偏低制约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为此,他深入茶山,潜心研究茶树的栽培管理与低产茶园的改造,同时扎根茶厂,改良武夷岩茶加工工艺。
刘国英多年坚持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茶农上万人次。他把武夷岩茶生产加工技术和经验编写成教材,免费分发给农户和茶企。
“一个人制茶手艺好不算什么,整个行业都有好工艺才行。”刘国英说,“我要在茶山上一直干下去,用科技赋能茶产业,助力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5月10日,采茶工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茶园采茶。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和刘国英一样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还有福建南平农业科学研究所专家应薛养。2001年,作为科技特派员,应薛养来到闽北仁山村。“当时仁山村人多地少,产业方面主要是种植水稻和少量传统桔柚。”应薛养回忆道。
针对桔柚抵御冻害能力差的问题,他研究出了适宜当地的大棚种植技术,使大棚种植逐渐在仁山村铺开。近年来他大力推行绿色栽培技术,致力于打造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使闽北葡萄、桔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
去年仁山村桔柚种植面积480多亩,葡萄种植面积1200多亩。村民家家户户有果园,八成以上村民在家从事桔柚和葡萄产业,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科技特派员跟农户心是连在一起的。农户增产增收,我们虽然辛苦,但也值得。”应薛养说。
除了深耕田野的“土专家”,高校科研人员也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廖红从2018年开始带领团队以套种大豆、油菜的方式经营武夷山脚下的生态茶园,“手把手”传授茶农实用种植技能,被亲切地称为“扛着锄头的科学家”。
经过长期调研,廖红团队发现,常年种植茶树对土壤养分消耗过度,容易造成茶园土壤退化。为此,廖红团队提出了以茶豆、茶菜套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减少病虫害为特色的生态茶园建设方案。
在廖红团队指导下,茶农杨文春尝试在自家茶园里套种大豆、油菜。“试种结果让人惊喜,不仅茶叶的产量、品质有所提升,价格也比之前高近30%。”他说。
2019年,杨文春联合周边50多户茶农成立专业合作社,推广生态茶园的种植模式。
后来,这一套种技术在武夷山“遍地开花”。截至2021年底,武夷山已建成8.4万亩生态茶园,全市11601户茶农每家年均减少化肥使用量6吨。
“我们科技特派员将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继续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让农业科技在泥土里生根,让科技在田野里绽放力量。”廖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