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科教产城系一体 创新驱动放首位
追光而行,昂扬奋进。10年来,福州高新区入驻企业从不到1000家增加到1.5万多家,工业产值从不到30亿元增至300多亿元,产业布局从项目小、结构散变为大院大所大实验室纷纷落地、好项目争相入驻……时间卷轴上,铺展着高新区日新月异的历史进程,也镌刻下创新发展的时代印记。
6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高新区专场举行,展现高新区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福州高新区,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争当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和动力源。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
体制活力不断激发
日前,福州高新区南屿镇“双院士文化馆”揭牌现场迎来一位特殊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庄文颖。“双院士文化馆”所在的民居是庄文颖院士的父亲、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的出生地。揭牌当天,庄文颖院士被授予福州高新区“引才大使”荣誉证书,将为高新区推荐特色产业人才,指导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秉持这一理念,10年来,福州高新区不断提升人才发展战略格局,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创新人才举荐机制,组建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聘请知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担任“引才大使”。
随着人才源源汇聚,体制活力持续激发,高新区不断磨合县区、园区“双重管理”体制,深化“管委会+公司”“互联网+”集成审批等举措,出台了人才举荐、高标准厂房招商、基金招商、“高新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扁平化管理模式,探索形成多园联动、校地共建、协同创新等高质量发展路径。
创新要素快速集聚
高新产业跃升发展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如今,福州高新区一块块创新“试验田”活力满满: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海峡实验室、福耀科技大学等创新龙头蓄积发展新动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分中心、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福州科技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陆续落地,形成“线上+线下”融通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体系,2021年园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0件。
校地加强合作,产教不断融合。福州高新区积极发挥毗邻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建设清华、武大等一流高校科技园,聚集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闽台大学生三创基地等海丝海峡元素鲜明的孵化器37家,面积达15万平方米,形成全链条衔接、一站式服务、高效率转化的创新创业生态。
目前,高新区注册企业已突破1.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三年实现倍增,年内有望突破1000家。去年,高新区光电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共建共享,用“看得见”的成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10年来,福州高新区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今年建设安置房9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20万平方米,规划和启动建设道路50条。在近年来新改扩建学校59所的基础上,今年再建学校10所。同时,启动3所医院前期工作,建设长者食堂5家,建成公园绿地70处,增加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
随着城市品质的全面提升,高新区人才“磁吸效应”不断增强,产学研和成果转化溢出效益持续提升,获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称号。不久前,园区两个基地获评“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展望新时代,福州高新区将继续把创新驱动作为首位战略,重点推进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全力打造“宜学、宜研、宜业、宜居、宜游”的“东南硅谷、山水智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 张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