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海洋经济发展综述

2022-08-15 18:10:20 来源:闽南日报

漳州大地坐拥715公里海岸线,滨海优势亘古有之。从16世纪中期的古月港到如今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的古雷石化产业园,漳州人发展海洋经济的脚步历久弥坚。

临海工业、绿色石化、海洋渔业、航运物流、滨海旅游……过去十年,在漳州蜿蜒海岸线上,多元化的海洋经济产业星罗棋布,丰富多样的经济业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六车道,柏油路,这条沿海修建的道路,途经水产养殖场、工业园区、火山岛景区,走一趟能长不少见识。”全长233公里的漳州沿海大通道令游客感慨不已。

2019年,随着漳江湾特大桥建成,沿海大通道实现全路段基本通车,有效串联起台商投资区、龙海、漳州开发区、漳浦、古雷开发区、云霄、东山、诏安8个沿海县(区)、开发区(投资区),成为集临海工业通道、物流通道、滨海旅游通道为一体的“黄金轴线”,漳州的海洋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高质量发展优势,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海洋开放合作深化拓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十年来,漳州扬优势、育龙头

海洋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龙海隆教畲族乡白塘村的火山口位于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核心区,超140万个柱状节理组成气势恢宏的玄武岩地貌。一年四季,奇特壮丽的火山口迎送着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近年来漳州滨海旅游的名气越来越大,特别是夏天,我们的饭店生意都快忙不过来了。”在白塘湾经营饭店的黄胜强开心地说。

暑假期间,白塘湾的海滩上游客络绎不绝,熟悉的闽南语中,还夹杂着许多外地口音,记者采访了几位外地游客。“俺们是一家子过来玩,从河南洛阳过来的。”“我们是同学,一起组队自驾游,从湖南过来漳州看看海。”漳州滨海旅游的吸引力,正逐渐向祖国内陆辐射开来,为漳州海洋经济贡献独特的力量。

2021年,漳州沿海县区旅游接待总人数2432.6万人次、占全市47.2%,旅游业收入达265.6亿元、占全市47.9%,拥有3A级以上旅游景区14家、占全市58.3%,“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家、居全省第一。

漳州海洋经济的优势,不仅在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还在于善于耕海牧渔的漳州人。

“十三五”期间,漳州海洋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618.8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102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产量连年齐增。2020年,仅石斑鱼、对虾、罗非鱼、鲈鱼、鲍鱼、河鲀“六条鱼”的全产业链产值就占全市渔业经济总产值约28%,而2021年全市水产品产值更是达236.7亿元、增长20%,连续22年位居全省第二。漳州还拥有海洋渔业中国驰名商标8件,省级水产良种场7家、海产地理标志36个,省著名农业品牌1个。

立足优势,漳州提质升级育龙头,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正不断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2021年11月,龙海大力推动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政府补助部分资金,鼓励我们将传统木质渔排换成现在的全塑胶渔排、深水抗风浪网箱。比较不怕台风,此次我们共投资了200多万元。” 浯屿岛养殖户郭凤能咧开嘴笑了,“今年上半年,养殖收成30多万元,半年时间便赚到去年一整年的养殖收入。”

近年来,东山县不少水产养殖户逐渐走集约化、科技含量高、生态循环的新型养殖道路。绅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原有陆上鲍鱼池,引进传统的名贵食材、药材——海马,进行驯化繁育试验养殖,一举成为全省第一家获得生产许可的海马制药企业。

十年来,漳州聚势能、强链条

海洋经济发展势头正盛

海洋经济是漳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漳州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多元化的工业势能正不断在漳州沿海聚集。

——放眼未来,漳州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2010年开工建设的福能隆教风电项目总投资12亿元,68台风电机组陆续投产,总装机容量136MW,年上网电量3.2亿kW·h,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约13.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72万吨。如今,近岸风电、云霄核电、沿海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有序推进,如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厚植着漳州将“资源”变“资产”的优势,助力漳州朝着东南沿海最大清洁能源基地的目标大步迈进。

——石油化工作为漳州临海工业的代表,重大项目签约接续不断,发展后劲持续积聚。今年,福建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420.7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正式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7月13日,古雷开发区传来好消息,总投资约232亿元的高端聚酰胺系列项目投资协议正式签约,又一化工新材料系列项目落户漳州滨海,进一步促进全市乃至全省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串联融合。

——从制造到智造,漳州造的船驶向世界各地。7月13日,在毅宏游艇生产车间里,一艘最新研发生产的64英尺豪华游艇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预计8月中旬将交付客户,出口德国。毅宏游艇拥有完全自主产权和国际团队,以及先进的游艇建造设施和设备,经过研发、设计、生产、调试、检验等一系列环节后,一艘艘做工精良的游艇将启航驶向国内外。

多元化的工业项目不断为海洋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但产业要想实现新突破,还需要力推项目走向龙头,走向链条,迈向集群。

先进的液氮冷冻技术和东山丰饶的渔获,帮助漳州峰雷食品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东山拥有充足的水产品原料,我们在这投资建设完善的生产、冷链、物流、仓储、销售等体系,可以把成本压到最低。”漳州峰雷食品总经理辛凤雷介绍道,“我们与全国各大品牌餐饮、商超均有合作,订单量大,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最新水产品加工生产线于2021年10月竣工投产,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达产后年加工能力可达8000吨,产值3亿元左右。

十年来,漳州强中枢、优服务

海洋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强化中枢,立明航标,发展后劲源源不断。2021年,漳州在全省率先成立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组织牵头并抽调相关单位业务人员在海洋办集中办公,集34个市直单位和9个沿海县(区)、开发区(投资区)的组织力量,协调推进海洋经济产业、项目谋划,全面推进“海上漳州”建设。2021年漳州相继出台《漳州市“十四五”海洋强市建设专项规划》《漳州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规划及文件,同时出台《漳州市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关于扶持远洋渔业发展的七条措施》等优惠政策,用“真金白银”推动着海洋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及建设。

一步一脚印,漳州发展海洋经济的步履铿锵有力。2021年,实施市级海洋经济重点项目139个、总投资3790亿元。其中,67个列入省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库、总投资2549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量均居全省第一。2022年,推进实施市级海洋经济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3891.8亿元,其中,60个列入省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库、总投资2577.4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交通、生态、基建……全方位的海洋服务为海洋经济腾飞吹起“东风”。2021年,厦门港漳州六港区货物吞吐量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在建工程项目投资进展顺利,航运物流、港航建设稳步推进。修复滨海湿地、种植红树林、建设修复生态海底、八尺门开堤通水,海岸带日日展新颜;全面管控陆源垃圾,实现垃圾不入河、不下海,海漂垃圾处处有拦截;设立蓝碳司法保护五大示范点,打造生态保护协同治理平台,蓝碳生态条条有样本;掌握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保障海洋生态环境安全,近岸海域时时有监测。

向海而兴,正当其时。漳州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海洋经济发展机遇,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新征程,奋力打造新时代的“海上漳州”,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重要支撑。(闽南日报记者 蔡楠楠)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