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这群人来连江赴60年之约!
“蒲边村,我们回来啦!”
60年前,一群有志青年来到蒲边村
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中
屯耕劳作,栉风沐雨,抛洒热血
当年的酸与甜、苦与辣
于两万一千多个日子里慢慢酝酿
如今,60年过去了
他们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故土
为人们揭开这坛甘醇的佳酿
......
6月16日,连江县纪念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建队60周年活动在蓼沿乡蒲边村举行。60年前曾在蒲边村支援建设的志愿队员们,带着对第二故乡发展的期盼,对乡亲的思念和关怀,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踏上了这片热土。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县领导陈劲松、高双成、林承祥、冯慧钦、陈剑雄、张记欢等参加活动。
一大早,闻讯而来的村民就聚集在了蒲边小学前的村道上,等待着“亲人”的到来。“兆枢主席!希锴队长!阮医生!……”上午9点30分,随着20多名志愿队员的到来,村庄顿时沸腾了,大家嘴里不停喊着队员们的名字,还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从当年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婷婷少女到现在的拄杖老翁、白发老妪,沧桑巨变情未变。“主席,你还记得我吗?”“当然记得!老大哥今年身体可好啊?”当年与队员们一起生活过的老乡上前紧紧握住他们的双手,含泪凝望,激动难平。看着一张张渐渐熟悉的面容,聆听着深情而又亲切的乡语,队员们仿佛也回到了六十年前那一段终生难忘的峥嵘岁月。
经过短暂休整,领导嘉宾一行沿着村道,来到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丁家祠堂,共同为新修建的志愿队浮雕墙揭幕。
步入祠堂,队员们在展厅里的一幅幅照片中,寻找自己当年身影,谈起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县委书记陈劲松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各位老领导、老队员回到“第二故乡”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60年前,队员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的号召,毅然放弃条件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蒲边,不畏困难、扎根山区、艰苦奋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连江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县委县政府立足连江发展实际和优势,正在围绕“读好双城记、念好山海经、唱好对台戏”,加快实施“一核引领、四轮驱动”的发展布局,全力推动连江新一轮的发展。希望各位老领导和老队员们一如既往地关心蒲边、关心连江,也真诚地欢迎各位老领导和老队员们今后“常回家看看”。
座谈会上,志愿队员们感慨万千,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队员、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说,连江县举办此次纪念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活动。60年前,志愿队员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蒲边,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青春无悔、真情无限、精神永续。在13年的艰苦奋斗中,队员们锤炼、锻造出了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品格,这既是一种宝贵经历,也是一笔精神财富。他希望志愿精神能够从蒲边再次出发,得到延续与发扬。
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的省政协原副主席叶家松难掩激动,曾担任过连江县委书记的他对蒲边村的发展变化感受更为深刻。他表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守护好绿水青山,将蒲边村打造成更加宜居的地方,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让农民能够在家门口赚到钱,真正做到乡村振兴。
下午2时许,志愿队员们沿着村道重游蒲边,追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每经过一户人家,他们都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岁月消逝了容颜,却抹不掉珍贵的记忆。当那些村里的老人终于识出老友的样貌,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叔叔,您不认识我了,我是老杨的儿子啊。”“哎呦呦,长这么大了,我都不敢认!”叙起当年的趣事,大伙脸上都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蒲边文化公园,福成桥,“第二故乡”石碑......队员们在一个又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打卡拍照。看着越变越好的村居环境,大家都纷纷感慨,当年的老屋人情山水故地,虽已旧貌换新颜,但“担当、奉献、大爱”的蒲边精神始终薪火相传。
队伍中有不少队员的子女,纷纷和老人家在蒲边村的地标前合影留念,这次返乡探亲的经历也成为“蒲边精神”传承的契机。当年的风及雨,思与情,汗和泪......那段燃情岁月在父辈的讲述下,仿佛在子女眼前重演。流水可以带走光阴,却带不走已经刻在基因里的“蒲边精神”。
时光匆匆,半天的回访很快就到了告别时刻。离别的大巴旁,老队员们不断握手、拥抱告别乡亲,不断回望让他们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的这一方水土。青山,茂林,绿竹,鸟鸣,风歌......蒲边村淳朴的乡村气息再次给队员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
每次重逢都是历史的一次回眸
蒲边故事常新,蒲边精神永续
期待下一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