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炉:在传承中创新 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东南网漳州3月16日讯(本网记者 胡婧 文/图)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起冬夜围炉的温暖诗意场景,当属白居易的这首诗。诗中的“红泥小火炉”便是风炉,它并非只是文人墨客的风雅之物,更是寻常百姓必备取暖和做饭的工具。时代变迁更迭,风炉也渐渐被电磁炉、电火锅等电器所取代,如今只能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许还可以寻觅到风炉的踪迹。所幸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默默地坚守着这一传统器物的制作,传承着这一古老的制作技艺。
在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沙坂村,就有这样一位风炉技艺的传承人——陈永嘉,无论潮起潮落,他依然坚守着风炉制作这门传统手艺,至今已有近40年。据悉,角美镇沙坂村制作风炉的技艺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今年57岁的陈永嘉,是传统风炉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令他欣慰的是,去年,风炉技艺入选漳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记者来到位于沙坂村的陈永嘉家中,眼前,两间祖屋瓦房内,整整齐齐地摆放着部分风炉成品和制作风炉的工具。陈永嘉告诉记者,目前风炉全国各地的需求都有,其中江浙、广东潮州一带定制的比较多。他指着一批风炉炉坯,它们已经阴干两天了。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炉坯放在桌子上,用刻刀修整边缘,之后又取出刻着“金沙堂”字样的印章,盖在每一个炉坯上。“到这一步,炉坯算是定型了,接下来还要阴干才能入窑烧制。”陈永嘉说,一个传统技艺制作的风炉,需要经过炼土、制坯、晾坯、入窑、烧窑、出窑等多道工序,真正成为成品,这一些列工序大概需要四五天时间。
据陈永嘉介绍,他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风炉。他在制作风炉过程中,不仅传承了先辈们留下来的传统技艺,在风炉制作的外观、形状、用途上更进一步地创新。经过反复制作、反复炼土配比、制坯等各种工序,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了一套自己独有的风炉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风炉具有耐火不裂的独特性、外形美观多样性,且具有实用观赏、审美的艺术收藏价值。
“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烧炭的风炉不多,但我还是希望这门传统技艺能一直延续下去。”陈永嘉说。值得庆幸的是,如今陈永嘉的儿子也在跟他学这门技艺。现在,陈永嘉打算把风炉从日常生活用品逐渐向工艺品转型,走精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