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厦门蓝眼泪”火出圈 你打卡了吗?

2022-02-15 19:00:21 来源:厦门日报

海浪卷起蓝盈盈的光。(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林路然)“它像是碎钻洒进了大海,又像是星星坠入了人间。”连日来,“厦门蓝眼泪”现象备受关注,吸引一拨拨市民踏浪逐“泪”。但同时,网上还存在另一种声音,怀疑“蓝眼泪”的形成与海洋污染有关,记者特邀权威专家答疑解惑。

“蓝眼泪”会污染海洋?

没有证据显示与污染有关

上周末,“厦门蓝眼泪”现象一出现,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连续登上多个平台热榜,观看人次破千万。许多市民打卡,直呼在海湾公园、海沧湾、鼓浪屿等沙滩,都遇见了这片“蓝眼泪”,还有网红连夜赶赴现场进行直播。

“蓝眼泪”视频层出不穷,对“蓝眼泪”形成的猜测也是众说纷纭。有网友说,“蓝眼泪”是一种会发蓝色光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大面积爆发会形成赤潮,危害渔业,“蓝眼泪”是海洋污染的表现和产物。对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生态学系主任、海洋生态专家黄凌风教授表示,这些说法并不准确,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此次“蓝眼泪”与海洋污染有关。

“蓝眼泪”会造成赤潮?

高密度聚集才会形成赤潮

黄凌风教授说,此次“蓝眼泪”是由夜光藻形成的,不是网友所称的海萤,而夜光藻不是有毒种类,古代就有。此外,夜光藻白天在阳光下呈红色,高密度聚集才会形成赤潮,但目前我们白天没看到海边有赤潮出现,说明夜光藻密度不大。上周六晚,黄凌风教授从海湾公园提取了海水样本,经检测得出,一升海水中只有几百个夜光藻,而一升海水中要有3000个以上夜光藻才能认定为赤潮。

“海水涨潮,使得较多夜光藻向岸边聚集,形成了‘蓝眼泪’现象,但整个海域中的夜光藻密度还是较低的。”黄凌风教授认为,夜光藻的出现主要与海水温度适宜、食物丰富、天敌少等因素相关。近期厦门沿海水温稳定,而夜光藻体内消化的食物多为硅藻,也无异样。

还有网友称,“蓝眼泪”被冲上岸离开海水,最多存活100秒。黄凌风教授说,夜光藻受外部刺激就会发光,即使离开海水,用手指触碰,也会发光。同时,夜光藻是低等生物,繁殖速度快,对环境依赖程度高,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易消亡,但“最多存活100秒”的说法太绝对,没科学依据。

夜光藻数量增加影响大吗?

尚不影响亲水活动和渔业生产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对厦门海域是否形成赤潮开展实时监测,相关工作人员说,近期海域内的夜光藻数量有所增加,但密度不大,未形成赤潮,也未对市民的亲水活动以及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影响。

工作人员解释,夜光藻密度过大,可能使部分市民在游泳或参与亲水活动时过敏。此外,过多藻类在海域内生长,会造成鱼类窒息,影响环境。因此若监测数据显示夜光藻密度过大,相关海洋环境预报部门会及时公布消息。黄凌风教授也补充提到,若是藻类生长过剩,尤其针对有毒藻类,还可采取撒入矿物黏土的办法,令藻类沉淀。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