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从“山光水浊”到满山翠绿
2021-12-09 20:41:2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12月9日电(记者张铎、周义、刘诗平)“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这段描述,出自上世纪40年代福建省研究院土壤保肥实验区工作人员的笔记。
长汀县地处闽西山区,曾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85年卫星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涉及的河田、三洲、策武等7个乡镇“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经过长期治理,今天的长汀,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森林覆盖率达80.3%。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极大改善。
森林保住了水土,也汇聚了财富。当地百姓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河田鸡养殖、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日,记者走进长汀河田镇芦竹村蓝秀养鸡场,成群的河田鸡正在山林中悠闲地觅食。
鸡场负责人蓝晓红告诉记者:“别看现在满山翠绿,在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处废弃的矿山,寸草不生。”
十几年来,一棵棵树苗活下来,一座座山头绿起来,树荫下成了最理想的天然鸡舍,蓝晓红的河田鸡养殖规模也因此日益扩大,效益越来越好。
在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汀探索总结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被水利部誉为福建省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
创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建设汀江生态经济走廊,打响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近年来,长汀县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和拓展生态建设质量与成效,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参与评论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所有评论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