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绿盈乡村”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绿盈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持续夯实生态省、高颜值美丽福建“细胞工程”的重要抓手,寄寓了对“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2018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谋篇布局梯次推进建设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绿盈乡村”。漳州市紧紧围绕“绿盈乡村”创建升级,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效,累计创建“绿盈乡村”1341个,推荐高级版“绿盈乡村”115个。同时,通过创建不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等八方面目标,有力夯实农村生态保护建设的成效。
顶层规划抓管理
在顶层设计上,漳州市专门成立了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由10个部门通力协作,实现了“单兵突击”向“集团会战”的转变。同时,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把“绿盈乡村”建设纳入党政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地方责任。
在创建过程中,始终把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监管”的思路,组织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和行动计划,逐村细化技术路线,发布排放标准,建立长效运维机制。
多方参与抓共治
在管理手段上,一方面,依托生态云平台,用数字为村庄画像,实现科学指导、分类施策、精准治理;另一方面,融汇共治力量,鼓励村民通过“一村一码”,及时掌握所在村庄及周边生态环境动态信息,并随时随处反映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畅通问题举报渠道,采取“属地政府+第三方走访”模式,借助专家、环保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开展政策宣传和实地暗访,融汇社会合力,构建共治格局。
在推进举措上,集合水、气、土、自然生态等要素,建立一村一档,形成问题总台账,定期跟踪、调度、评估;同时,调动政府、群众、市场三者的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让乡村生态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项目带动抓基础
精心谋划乡村生态振兴项目,重点推进安全生态水系治理、重点县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等项目建设。2019年至今,全市共实施乡村生态振兴项目114个,完成投资额达60.33亿元。
指导各地对照创建指标短板,策划实施农村污水处理、环境整治提升、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41个补短板项目。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到98%以上。
强化宣传抓引领
强化典型引领示范,积极打造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共有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长泰县坂里乡丹岩村、岩溪镇珪后村,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前楼镇下西坑村、康美镇东沈村、西埔镇石埔村,龙海区隆教畲族乡白塘村、东园镇埭尾村,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诏安县官陂镇下官村、四都镇西梧村,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等13个村庄入选省生态环境厅、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主编的《福建省乡村生态振兴案例》,入选数为全省第一。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平台,推动“绿盈乡村”风采与乡村生态振兴展示。协助开展漳州电视台《乡村振兴进行时》“乡村生态振兴”专题节目报道。在“漳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绿盈乡村”风采录专栏,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出35篇。(记者 陈晓云 通讯员 张达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