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厦门市老年文艺调演颁奖文艺演出举行
厦门晚报讯(记者 吴笛)一抹中国红,将女性的自信典雅演绎得淋漓尽致;一群白衣天使,为爱逆行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南音、高甲戏,尽显闽南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
11月26日,第11届厦门市老年文艺调演颁奖文艺演出在市老年活动中心举行。厦门老年朋友通过多种才艺,讴歌新时代,表达对厦门的热爱,对社会正能量的赞美。演出的13个节目均是此次调演中筛选出来的获奖节目,涵盖器乐合奏、服饰表演、舞蹈、南音、高甲戏等表演形式,集中体现了厦门老年文艺团体的表演水平。
此次活动由市老龄委指导,市老年活动中心主办,市老年艺术协会协办。
婀娜多姿走台步 老人也能“美如花”
头戴红色斗笠,一袭红裙衬托出婀娜身姿,金灿灿的配饰更显高贵典雅……服饰表演《万泉河水情》一亮相便惊艳全场。
该节目由湖里禾山社区艺术团选送。艺术团团长孙桂香告诉记者,节目服饰的设计上可谓“煞费苦心”。一袭红裙是在传统旗袍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喇叭袖、立领、裙摆微喇叭高开衩,更好地凸显了表演者凹凸有致的身材。
而16名表演者不仅身高都在1.7米左右,而且个个“貌美如花”。孙桂香说,队员们的平均年龄50岁,都是“年轻的老年人”。演员年轻化也是此次老年文艺调演的一大特色。最年轻的队员杨立娜才43岁。她说:“自从进了模特队,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跟姐姐们一起排练,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模特队的灵魂人物,团长孙桂香被大家戏称为“猎人”。当初组队的时候,她在社区四处物色人选。看到身材高挑、长相出众的邻居,就上前搭讪,劝人入队。而如今,模特队演出过后,经常有人询问如何可以加入,而队员筛选的标准也提高了。
14名演员“沾亲带故” 表演相当有默契
“我的妹妹、妹夫、堂哥、堂叔都来了!”在后台休息室,刚表演完南音《红色翔安》的郭水进对记者说。这个节目由翔安区老年活动中心选送,14名表演者都是翔安区后村的村民,大家不是亲戚就是邻居,表演起来相当默契。
作为该节目的主创之一,73岁的郭再发在大家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他祖辈几代人都在传承南音,而他也有着30多年的表演经验,现在还走进学校授课。他说,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南音节目呈现在舞台上,让更多人了解南音、学习南音。
该节目编导许陆需告诉记者,这个节目从今年5月份开始创作,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表演者中,有医生、有渔民、有建筑工人,大家平时忙各自的工作,一有空闲就聚到一起,弹弹曲子、唱唱南音,乡里乡亲特别有凝聚力。
团队就像一家人 队员特地备烧仙草给大家吃
黄色纱巾在舞者手中纷飞,飘落下来犹如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在此次文艺调演决赛中,有相当一部分节目是原创节目。同安区金秋艺术团的原创舞蹈《飘落之美》就相当抢眼。
同安金秋艺术团团长林银花告诉记者,一次她坐在家里落地窗旁,看着窗外随风飘落的黄色树叶,被那种意境美深深打动。她以此为灵感来源,创作了舞蹈《飘落之美》,反映了一群活力老人野外赏秋的景象。
林银花说,这个节目的排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受疫情影响,队员们无法出门,排练不得不中断,大家就在家里复习动作。一听到可以排练的消息,大家马上聚在一起。有三四名队员每天从岛内赶过来合练。
舞蹈表演结束后,记者在后台休息室看到这样一幕:队员们人手一份烧仙草,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一问才知道,是队员张碧华特地带来的。她说,因为节目演出顺序靠后,她怕大家表演结束后肚子饿,就在前一天花了10个小时熬制了烧仙草。
林银花说,节目背后凝聚着每个队员的汗水,也因为共同兴趣爱好,让大家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
【特写】优秀作品源自基层 亲友邻里合力演绎
优秀节目来源基层社区,是本届文艺调演的一大亮点。亲友邻里合力演绎原创作品,把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搬上舞台,也体现了厦门社区老年群体的互助友好。
11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提出,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将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纳入文明城市评选的重要内容。本届文艺调演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厦门市老年文艺调演每三年举行一次,此次文艺调演于今年6月启动。共有80个单位选送163个节目参加,参演人数达1859人,参演单位数、节目数、报名人数均创历届之最。经过8场区级专场初选,共有96个节目进入调演决赛。
因疫情影响,决赛推迟到11月中旬,分舞蹈、服饰、声乐、器乐、综艺等5类举行,经过3天4个专场紧张精彩的比赛和专家认真评审,共决出金奖32名、银奖63名、优秀创作奖10名,评出优秀组织11个。
调演期间虽突遭疫情,但并没有影响老年朋友们的参演热情。不能出门集中排练,大家就在家中反复打磨各个动作与细节,线上交流体会心得,做到居家不误舞台功。疫情一结束,大家便按防疫防控要求,紧锣密鼓地备战。值得一提的是,排练不能如期开展,不仅没有影响参演者的热情,节目在艺术呈现上反而有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