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多措并举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东南网11月10日讯(本网记者 夏菁 通讯员 叶晓菲)10日上午,厦门市翔安区召开2021年前三季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翔安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25元,同比增长15.1%,增幅位列全市第二,高于全省(12.3%)2.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4.9%)0.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翔安区在分批推进试点示范村及原有2条乡村振兴动线创建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加强整体谋划、区域布局,着力突出产业带动,统筹推进全区22个试点示范建设,谋划生成3条乡村振兴动线,重点打造10个试点示范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重点打造10个试点示范村
近年来,翔安区培育了很多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试点示范村,如新圩镇面前埔村、香山街道大宅社区、金海街道澳头社区等。
据翔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文雄介绍,面前埔村党支部紧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推动党建富民强村工作,成立了庄家宝等9家农民合作社,共吸引50家农户加入,每年销售蔬菜利润可达250万元。依托田园之心,通过盘活百亩村集体用地,创新“民企+国企”合作模式,启动“三五丘七彩田园”项目,旅游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去年吸引12万人次游客来访。澳头社区大力发展海鲜餐饮业,吸引了舟一美食文化空间、大厝宅等15家海鲜餐饮业品牌入驻,每年营业额约9000万元,带动300多人转产就业。
今年,翔安区则重点打造10个试点示范村,围绕“五大振兴”要求,生成产业类、文化类、治理类、基础设施类、环境提升类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村。
其中,内厝镇琼坑村“围绕荔枝园做文章”,依托现有300亩果林产业,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打造“琼坑荔枝生态观光园”,形成“荔野山踪”特色品牌。目前,已建立村民合作社,完成荔枝园土地集中收储。
新圩镇乌山村是闽南最主要的青葱种植基地,通过强化青葱产业“支撑”作用,充分利用村内闲置建设用地及闲置资产建设青葱产业中心及村小组服务站,打造公共空间用于青葱品牌文化展示、村民农业技术培训等,促进村内产业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延伸,提升品牌效益。同时,注重提升村内环境,打造集田园体验、村居生活为一体的特色乡旅综合体。
串联生成3条乡村振兴动线
翔安区去年打造的2条动线(“马塘山-大帽山”、“茂林-黄厝”动线)成效已日益凸显。
以“茂林-黄厝”动线为例,如今沿线黄厝村的餐饮店已由原来的3家发展到17家,26家文创工作室相继入驻黄厝文创产业园区,大宅社区火龙果年产值4000多万元,火龙果副产品营销额达180万元,有力带动村民增收。
“2021年,翔安区更加注重以产业为导向,重点选取产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强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以动线沿线综合环境整治为辅,沿线产业、文化、景观节点为主,连点成线,串联生成2021年度‘新圩-蔬香绿野’‘内厝-悠然原乡’两条乡村振兴动线。”曾文雄说道。
其中,“新圩-蔬香绿野”乡村振兴动线,以“蔬香绿野”为主题,突出产业特色和文化亮点,打造“蔬香”满溢的新圩镇乡村振兴动线。随着乡村振兴旅游动线的推动,预计庄家宝合作社可增加年产值600万元,带动就业50人。在动线沿线策划生成高标准农田,投入718万元对690亩农田进行整治提升,改造提升后每亩农田产值预计能达到3万元/年,预计每年总产值能超6000万元。
而“内厝-悠然原乡”乡村振兴动线,拟打造集休闲农业、文体教育及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悠然自得、原汁原味的乡村振兴动线。通过流转闲散土地承包给企业,村民可收入租金8万元/年,也可增加就业岗位,预计可解决就业80人次。现代都市农业落成后将为村民带来每亩9千元左右的的产值,年产值可达270万元。未来通过动线串联,将莲塘、琼坑、锄山沿线的自然生态景观打造成特色乡村文化旅游环线,每年可为村民带来约50万元收益,以乡村旅游作为驱动引擎,带动沿线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
此外,翔安区根据省、市要求,再策划生成“大嶝-红色海岛”动线,途径大嶝战地观光园、双沪社区、田墘社区和新阳塘社区,全长约8公里,目前正在策划生成项目中。
相关链接
“数”说乡村振兴
2020年以来,翔安区分两批次推进19个试点示范村,共策划生成114个项目(包),总投资8.05亿元;翔安区重点策划生成“马塘山-大帽山”“茂林-黄厝”等5条动线,共生成42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
2020年以来,市、区两级累计投入试点示范村建设资金2.36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9.36亿元。
全区共配置123座生活垃圾转运平台、4座清洁楼服务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并推行直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覆盖。截至10月底,全区共完成农房“平改坡”151栋、整治裸房755栋。
“英雄三岛精神纪念馆”顺利建成投用,新圩镇马塘村、内厝镇许厝村荣获“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文明村镇比例达81.25%。
新建5G站点116个,改造农村电网线路7.3km。投资875万元用于解决学校安全改造及软硬件设施配套。投资900万元新(续)建9家农村幸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