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十三五”期间漳州体育发展综述
影响体育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十三五”期间漳州体育发展综述
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试点城市落户漳州、全国射箭冠军赛暨全国射箭第一届青奥会选拔赛、世界职业拳王争霸赛中国巡回赛、中华龙舟大赛、两岸四地汽车场地越野挑战赛、环东山湾·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一批批特色鲜明的品牌体育赛事在漳州激情开赛,唱响了漳州市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无论清晨还是傍晚,无论是社区还是乡村,在遍布各地的广场和公园中,总能看到不同年龄层人群锻炼的身影,或跑或跳,或“团战”或独享,一组组充满活力的运动镜头,定格下了漳州市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的精彩瞬间。
“十三五”以来,漳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架构基本形成,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中有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初步成型,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各项体育事业硕果累累。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漳州籍运动员卢云秀斩获女子帆板RS:X级金牌,实现漳州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赛场上,漳州金牌数、奖牌数、获奖率均创历史新高……纷至沓来的荣誉背后,是漳州体育所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漳州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不断加强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网络,引导更多的人走出门、迈开腿、动起来,享受健康带来的快乐。
据不完全统计,漳州目前共有体育社会组织3555家,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达6.9个;全民健身点2871个,每万人拥有全民健身点5个以上。同时,漳州积极建设大型体育场馆11个、体育公园26个,打造出各类体育场12997个、占地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90.59%。
为了让市民可以科学健身,漳州市还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网络建设,指导各县(区)成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全市80%以上的乡镇(街道)成立了综合文体工作机构。通过组织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漳州市每万人拥有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23.4人。目前,全市各种专业和业余体育类项目培训机构达300余家,办学主体既有学校、企业,也有社会体育团体组织和个人,培训范围涉及武术、自由搏击、健美、游泳、舞蹈、球类、攀岩、射击、野外营地、户外探险等数十个项目,基本覆盖从少年到老年全领域健身。
“漳州山清水秀、诗情画意,健身设施又十分齐全和便捷。能在这么美的城市环境中进行健身锻炼,真是一种享受。”市民傅坚在健身打卡群里多次表达内心的喜悦和骄傲。
围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目标,漳州市还积极促进康体结合,推广“运动处方”,提倡开展健身咨询、体质测定、运动康复和调理等服务,大力推动体育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并积极开展体育“三下乡”和送健康“下基层”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让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让老百姓能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
朋友圈里遍地秀健身,成为漳州“全民健身”的最生动写照。
竞技发展欣欣向荣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举办体育赛事是撬动体育竞技水平提升的“杠杆”。近年来,漳州市频办省、市级体育比赛及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不断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提高竞技水平。
2020年12月25日中国·东山岛企业家帆船赛在东山县举行。该赛事迄今已举办五届,成为推动帆船帆板运动普及开展的一个重要平台。长泰区气排球异军突起,先后三次荣获“超级杯”全国气排球联赛总冠军,两次荣获中国气排球公开赛冠军,成为“中国排球之乡”的排头兵。2020年11月28日,第七届南靖土楼马拉松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南靖土楼景区正式开跑,近千名选手沿着“最美世遗马拉松赛道”飞驰,零距离感受世界最大土楼群带来的震撼,领略着千年古道悠悠、巍峨山林青青的如画景致。
“在比赛中既能与其他选手交流竞技经验找到自身不足,又能欣赏到美如画的风景,实在是一举多得。”选手黄隅强告诉记者,参加南靖马拉松比赛后,他更加明白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明确了未来要努力提升的方向,为更有效训练,实现自己的“体育梦”打下坚实基础。
事实上,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更能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十三五”以来,漳州承接了多场国际级、国家级竞技体育比赛,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体育爱好者数万名。比赛期间更是吸引了境内外百余家知名企业前来洽谈投资。漳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随着体育赛事的举办迅速跃升。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人才队伍培训,漳州市还积极为竞技体育储备强大的“生力军”,通过学校科学训练、科学育才,全力做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输送。如今,全市不仅有国家重点后备人才基地3个、省级重点后备人才基地7个、市级训练基地5个,还建成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2个、省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44所、足球特色学校120所、青少年体育校外活动中心12个,共组织青少年竞技体育比赛活动93场次,参赛人员22000人以上。
经过多次赛事实战演练,漳州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比赛成绩显著。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卢云秀斩获女子帆板RS:X级金牌,实现漳州运动员在奥运会奖牌、金牌“零”的突破;五年来,漳州运动健儿们勇夺世界锦标赛金牌3枚、铜牌2枚,世界杯获金牌2枚、银牌2枚;38人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获金牌5枚、铜牌9枚,金牌数、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在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漳州运动健儿获金牌98.5枚、银牌120枚、铜牌94枚,奖牌总数312.5枚,总分高达3606分。
花样漳州,以健康美好、积极向上的身姿,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它的风采。
体育产业方兴未艾
品牌赛事精彩纷呈
当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时,新兴业态也随之不断涌现:
以南靖土楼、长泰马洋溪、华安贡鸭山森林公园等地的山水资源优势为依托,漳州市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打造出漂流、滑翔伞、攀岩、温泉游泳等备受好评的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其中长泰漂流公司每年接待前来参加体育“健身八项”活动的人数逾10万人;
充分利用龙海、漳浦、东山岛的滨海资源,漳州市引入潜水、帆船、沙滩排球、水上摩托艇、海钓等系列滨海体育运动项目,并拓展汽车旅馆、度假木屋、商业步行街等新业态产品,不断提升产业吸引力、供给力和竞争力;
融合诏安乌山、平和大芹山的优质人文和自然资源,漳州市着力打造“体育+文化”产业,推进体育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跨界”合作,加强体育文化服务业品牌建设;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如今的漳州,拥有体育产业单位近1500家,从业人员约3万人。以资源整合为抓手,运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平台,漳州市体育产业与各类产业的跨界整合不断上演,产业内涵提升、外延持续拓展的背后,是一批批体育产业融合聚焦发展区、体育旅游示范区(点)的崛起,更是体育产业新兴消费热点的不断涌现。
“经济盛,体育兴;体育兴,国民强;国民强,经济盛。”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逻辑,这一切正在漳州悄然发生。
漳州“体育+”的多业态融合发展,在纵向上促进体育产业与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联动壮大,在横向上则成为城市发展、品牌塑造和影响力传播的重要窗口。2020年7月,漳州成立了全省地级市首家体育产业协会,发挥体育产业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作用,协助政府宣传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向外推介漳州体育产业发展资源,参与招商。
“抓紧梳理体育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和新附加值,漳州正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端化发展,全力向着健康而充满活力的体育城市迈进。”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体育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体系加快人才培养
随着漳州体育公共服务、体教结合、组织建设和训练竞赛体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深化,体育事业愈发欣欣向荣。
“漳州市的体育发展正处于从初级向中级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开拓思路、激发潜力?建立体系至关重要。”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据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和品牌优势,多年来漳州市以建设绿色生态体育运动休闲城市为目标,积极深化体育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体育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实施《漳州市体育局实施部分青少年体育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培训”暂行办法》,并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加快单项体育协会发展,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办赛机制,先后与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体育交流。
打开如今的漳州体育发展布局图,围绕中心城区核心轴,由龙海、漳浦、云霄、东山等县域联合打造的东部滨海运动休闲带,与由南靖、华安、长泰、平和等山地户外运动休闲带构建出的两翼傲然挺立,在“山水休闲体育集聚区”“滨海休闲运动集聚区”“户外探险运动集聚区”“体育竞赛培训集聚区”“体育用品制造集聚区”五极环绕下,一核聚集、两带展开、五区支撑的“一核两带五区”体育发展体系已初现雏形,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省级示范项目等“金字招牌”更是纷至沓来。
同时,漳州市加快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培引结合的人才战略,将体育教程与竞赛相结合,综合培养体育人才在体育知识方面的技能。如今,漳州不仅拥有“国家精英双百教练员”,还新成立了“漳州市体育社会组织行业委员会”,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
改革,让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相较于竞技体育的“短板”,迅速得到补强。观念的转变、群众的需求驱动着漳州体育全面转型,从竞技独大的“偏科”阶段进入多元发展时代。而自上而下的推动引导带来了漳州市体育资源的不断积聚、人民群众运动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也推动着漳州体育产业向专业化、多元化迈进,不断做大做强。
这是漳州体育深化改革、全面转型、成果斐然的五年。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起点,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从未如此丰富:我们要让体育继续与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领域融合共赢,要让健康漳州、全民健康成为漳州发展的闪亮名片,要让体育强国梦融入每个老百姓的生活,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闽南日报记者 蔡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