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乡音俚语接地气 防疫知识送家中
穿上红马甲,骑上电动车,借来流动大音箱……这几天,一支由惠女组成的流动防疫宣传车队,穿梭在惠安县净峰镇赤土尾村各自然村,把健康防疫知识送到村民家中。
赤土尾村人口3800人,外出人员1500多人,防疫任务较繁重。为了让防疫宣传更接地气,赤土尾村村主任、惠女志愿服务队队长吴琼花把村里女干部召集起来,借来村民的流动音箱,录制防疫宣传曲,进村宣传健康知识、防疫事项、市县通告等。
不仅惠安县,在晋江,英林镇等13个乡镇的各个村落,小喇叭不时响起,村干部纷纷上阵宣传防疫知识;在石狮,“声动狮城”广播平台三级联动联网、128个村(社区)全覆盖,每天6个时段滚动播放健康防疫知识;在泉州城区,1800多辆公交车变身“流动防疫宣传站”,车载电视、公交站点LED屏循环播放防疫科普宣传片,让乘客看得见、听得懂。
泉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近期,泉州统筹线上线下宣传资源,聚焦重点公共领域,分众分类、创新形式,用好“万屏联动”“千村同响”和科普驿站、抖音等载体,全方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健康知识科普,提升群众防疫意识和能力。
宣传载体丰富的同时,防疫科普的形式也多样。“出门口罩随时置,距离保持着一米……”这些天,这首朗朗上口的闽南语防疫“四句歌”迅速在安溪老百姓微信朋友圈流传开。
这是安溪县农民讲师团成员钟瑞本的创意之举。他发挥所长,创作出疫情防控闽南语“四句歌”,在茶店、小区、校园门口等地用琵琶进行弹唱传播。同时还制作成小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以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
乡音俚语,宣传防疫。在泉港区,界山镇、涂岭镇等7个镇(街),老百姓操持着莆仙话、闽南话、头北话等不同方言。于是,泉港区录制视频《核酸检测注意事项》,运用“普通话+3个方言版本(闽南话、莆仙话和头北话)”,在各村“村村响”循环播放,把防疫知识精准“投递”到千家万户和大街小巷。
泉州市还因地制宜推出文艺作品宣传疫情防控,制作“闽南四句”、讲古、木偶剧等具有闽南特色的音视频,运用新媒体手段,借助无人机、电动车队等工具广泛宣传,形成了群防群控的工作合力。晋江市文联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创作出一批文学、剪纸、书法、灯谜、摄影等疫情防控主题文艺类作品,记录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讴歌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
本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魏为 张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