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六和”牌 发挥妈祖文化的时代作用
妈祖文化的作用,体现在世界和平、人类福祉、民族复兴、国家昌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家庭幸福等多个方面,涵盖了文化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人文风尚、慈善救济及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学习和实践,对新时期妈祖文化的重要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妈祖文化,在国际层面,要助力“世界和平”
妈祖文化之所以在世界和平中具有普遍性的作用,是因为妈祖文化承载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和共同的情感纽带,存在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族群之中。在世界各地,凡江河湖海流经之域,皆有妈祖香火传播。郑和下西洋的28年间,带着妈祖文化与亚非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天妃灵应之记》写道:“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也”。在七下西洋的历程里,郑和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大力宣扬妈祖"仁、义、和"的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世界和平产生深远影响。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妈祖文化提倡各族群之间的文明对话和合作交流,倡导各国人民“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以包容、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的理念,正在成为构建世界海域国家之间文明对话的文化基石之一。目前,妈祖兼具了世界和平女神、海上丝绸之路保护神等多项全球性的重要文化功能,妈祖文化交流成为了世界民间交往的重要纽带。
二、妈祖文化,在国家层面,要助力“祖国和昌”
妈祖诞生于中国,她用二十八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优秀品德,成为世界尊崇的光辉典范;妈祖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祖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妈祖是福建莆田海边的一介平民,一生没有宏篇巨著甚至没给后人留下只言片语,但她用光照千秋的大善、大爱、大情怀,生动展现并深刻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和精神实质,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创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国民间文化灿若星河,2016 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惟将“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弘扬妈祖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历朝历代褒封优秀英雄人物可谓汗牛充栋,惟妈祖能受朝廷三十六次巨褒大封,封号长达六十四字之多,享国家三大祭典之一。有位诗人写道:“如果说,孔子是给了人们智慧,那么,妈祖就是给了人们希望”。 妈祖正是这样在不断给世界以希望、不断给人民幸福吉祥平安的精神力量,使她的大善大爱大情怀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
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妈祖文化文化必将激励人们永葆向上、向善、向美的乐观心态和大爱情怀,鼓舞人们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鼓舞和激励人们勇闯天涯、无畏无惧、敢拚敢赢 ,为祖国和昌、为人民幸福创造更多可歌可颂的发展奇迹。
三、妈祖文化,在社会层面,要助力“社会和谐”
妈祖文化,不但顺应了世界人民向往和谐、崇尚大爱、追寻幸福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而且契合了国际社会要平安、要合作、要和平的时代潮流。妈祖的和平理念和平安文化,愈来愈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西方人信仰的海神是波塞冬,他的面目是“扩张、侵略、狰狞”,而东方女神妈祖“慈悲、善良、勇敢”的美好形象,则代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的人群所共同敬仰和尊崇,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在海内外传播了千年并深深扎根于世界人民之中。千百年来,妈祖作为国际社会托举起来的和谐偶像,她不是以威严而著称,而是以慈悲和大爱为基调;她不是以惩戒为出发点,而是以和谐包容为常态。以慈悲大爱为核心内涵的妈祖精神,既体现了妈祖自身的文化个性,也符合妈祖在国际社会中的信仰形象。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从中国湄洲妈祖祖庙分灵的妈祖像达一万七千多尊,五大洲皆立庙供奉妈祖,许多国家主题公园的文化标识釆用妈祖铜像、石雕像,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追求和谐包容的价值取向。2018年10月"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妈祖乘邮轮大型海上巡安活动,沿线国家近百万人次参加,开创了我国海上大型文化活动的范例。1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菲律宾,菲律宾《世界日报》等主流媒体联合出品特刊,妈祖巡安菲律宾入选中菲友谊重要事件第一条。妈祖的包容和大爱之所以在国际社会深入人心,是因为人们对平安、和平、和谐的向往,是最基础的民心民意。这是国际社会把妈祖文化推崇为人类和谐、平安、吉祥的共同文化象征的根本原因。
四、妈祖文化,在民族层面,要助力“民族和睦”
和,是妈祖精神的终极目标。妈祖文化和其他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不强调等级观念,更没有民族歧视、仇恨和残杀。因此妈祖文化能为世界上的不同民族所共同尊崇。妈祖自己是普通人,救助的也是普通人。在妈祖文化的原始记述里,没有对其他人的过多训导,没有对别人的压迫与控制。即使对某些陷入错误甚至罪恶泥潭的人,妈祖也是采取一种在惩戒基础上劝其向善,让其改邪归正的办法,这在许多其他神祗那里是较少有的。《天后圣母圣迹图志》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有晏公者,浮海为怪,后(妈祖)先施法力制之,虽服神威未能诚服。 后命投下法绳,随摄随粘,牢固难解,始惧而伏罪。 后嘱曰:东溟险阻,尔当护民,收为部下总管。 诸如此类故事甚多,如"演神咒法降二将"、"高里鬼具体现形"、"奉圣旨锁获双龙"、"临海津法驱二孛"、"破魔道二嘉伏地"等,这些都讲妈祖对兴风作浪的妖怪,不是打下十八层地狱,使之永世不得翻身,更不是从肉体上的消灭掉,而是以德服之,以法服之,最后都感化了,并收为己用,一起做善事。妈祖的追求简单而直接,就是帮助别人,救助别人,而且不惜牺牲自己。妈祖的爱,是一种超越民族差异、等级观念的广博的爱,是一种无私无求的爱,它指向了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和睦的关系。在发挥妈祖的道德教化功能的过程中,妈祖的这种文化特征和神格力量,有力地于促进了人间的和谐,推动了各民族的和睦和共同进步,使妈祖文化成为各民族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包容的精神源泉。1954年,全世界天主教在菲律宾举行祈祷大会,教皇就曾特封妈祖为天主教七圣母之一,并隆重为妈祖加冠。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构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在以色列的一个天主教堂里供奉着妈祖,法国巴黎的“真一堂”供奉妈祖,并在堂内设立妈祖史料文物研究中心,称妈祖为“世界和平女神”,这充分彰显了妈祖在民族关系中的文化认同。
五、妈祖文化,在两岸层面,要助力“两岸和合”
两岸和平,祖国统一,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心愿。目前,妈祖信仰是台湾岛内唯一能够超越党派、族群、阶层的主流民间信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妈祖文化开启了两岸文化交流尘封之门。随着妈祖文化交流先行先试态势的日渐凸显,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逐步从绕道变为直航,影响越来越大;从分散变为组团,规模越来越大;从单向变为双向,空间越来越大;从单一变为多元,范围越来越大;从促成“小三通”到推动“大三通”,成效越来越大。即便是在两岸交流障碍重重的情势下,两岸妈祖文化仍持续呈现出大交流、大合作的喜人局面,甚至出现"官不通民通,人不通神通"的文化奇观。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现有妈祖宫庙3000多座,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台湾的妈祖神像就有11000多尊,妈祖信众占台湾地区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妈祖在台湾,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人不敬 、无事不拜”。近30年来,共有360万台湾同胞来湄洲岛谒祖朝圣;也有大量大陆同胞赴台开展文化旅游和经贸活动。妈祖文化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
六、妈祖文化,在家庭层面,要助力“家庭和美”
妈祖文化,是一种善的文化,美的文化,爱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家庭所喜欢。元代黄渊在《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釐殿记》一文中,对妈祖与其他诸神进行过比较,他认为:所谓神者,以死生祸福惊动人,唯妃生人、福人,未尝以死与祸恐人,故人人事妃,爱敬如生母。正是这种特有的宽容和睦的精神内涵,使得妈祖具有了更多的母爱色彩,具有了更多的亲和之力。慈悲善良是妈祖一切德行的出发点,也是她急公好义、拯危救难的动因,“菜屿长青”、“恳请却病”等许多妈祖传说故事都表现出了她慈悲善良的精神。在妈祖传说中,随处可见妈祖的仁爱、仁慈、仁德。明《三教搜神大全·天妃娘娘》中提到,"尤善司孕嗣"、"凡是有不孕者,随祷随应"。 另有一传说:"妇人饲子者,将往田园或採捕,以其儿童置庙中,祝曰:姑好看儿,去。竟日儿不啼,不饥,不出阈。暮,各负以归"。妈祖不但保护家庭妇女、儿童和老人,而且她"平安、和谐、包容"的文化特质,是向往家庭美满幸福的根本所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都供奉有妈祖。妈祖用独特的文化力量温暖人、感动人,鼓舞激励人类各种各样的家庭永葆向上、向善、向美的乐观心态和大爱精神,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 俞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