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谱写“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新篇章
建设中的平潭海洋国际会展中心 林映树 摄
东南网7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林霞 张哲昊)今年上半年,平潭实现生产总值156.49亿元,同比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进出口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持续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平潭发挥“两个窗口”重要作用、“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叠加优势,走出一条凸显平潭特色的发展路子。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平潭紧扣省委关于平潭要做好“四篇大文章”的部署要求,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聚力攻坚“八大工程”,聚焦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抒写“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新篇章。
提升软环境
为开放开发提供硬支撑
6月18日,在第十九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开幕之际,省国资委、省属企业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签约了一批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海岛旅游、医疗健康、民生等领域,总投资超70亿元。
7月19日,在实验区岚台企业发展暨岚商回归创业大会上,现场共签订13个产业项目正式协议、合同,涉及旅游文化康体、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提升等领域,总投资额145.4亿元。
……
盛夏平潭,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热潮,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持续落地,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实验区今年在“海创会”,省国资委、省属企业与平潭综合实验区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以及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大会等会议上累计签约55个项目,签约投资额596.07亿元。
金娃娃一个接一个落地背后,秘诀何在?创新,正成为实验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
敢蹚改革“深水区”。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实验区着力整合职能、简政放权、提升效能,打造行政审批政企互通体系,深入实施“行政审批改革”三年行动,推出商事登记、项目“自报智批”审批新模式,产业奖补启动“免申即享、触发即奖”新模式等,基本形成市场主体从“出生”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高效、便捷、舒心服务。
敢啃发展“硬骨头”。聚焦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等,平潭梳理形成招商“作战图”,开展“成片开发、以地招商”试点,探索推广“标准地”供地模式,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新局面。同时,各片区、部门“一把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亲自带头争项目引资金,让企业、项目落了地、扎下根、发展好。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店小二”服务是实验区“大招商”机制标配,平潭在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总体思路上,细分领域、精准定位,聚焦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等,把有限力量和资源集中到关键点,还建立项目定期走访、调度的长效机制,建立为领军企业等提供“直通包办”服务,当好服务企业、项目的“店小二”。
瞄准高精尖
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
又一个物流园开工了!7月9日,总投资3亿元、占地70.9亩的福建八方电商物流园在平潭正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聚集国内外跨境上下游优质货源和电商企业,与天猫国际、京东、拼多多及抖音等大平台对接,提供电子商务、口岸通关以及保税仓储物流等供应链综合服务。”福建八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工程信息部经理黄晖鹏说。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019年平潭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后,数据仍在逐年增长,平潭“大物流”发展成为以跨境电商贸易为主力,以对台农渔产品、对台小额贸易、日用消费品进口等为特色的“尖子生”产业,“平潭—台湾—全球”海空联运通道满产超产,奏响了一曲海上的流动乐章。
一组数据生动体现平潭“大物流”产业的强劲生命力:截至5月底,实验区共有航运企业122家,船舶422艘,船舶运力491万载重吨。1—5月,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75.1%,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50.7%;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57.6%;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2.7%。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为此,实验区深化实施“八大工程”,在物流贸易、总部经济、新兴产业等多点发力,在政策、定位、服务上下足功夫,奏响铿锵前行的发展强音。
在这里,“高颜值”国际旅游岛风起帆张。近年来,平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和特色化推进主线,立足品牌建设,精准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潭蓝”系列旅游产品。“今年共实施滨海旅游项目73个,集中提升‘一镇一湾一基地’业态布局,开发公铁大桥模型、南岛语族陶罐等210款文创产品,重点培育台湾文化广场等8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里,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成势。今年以来,新增总部经济企业13家,总数达到117家,1—5月拉动增值税增长70.5%;金融港入港企业累计突破400家,资产管理规模达2560多亿元;码族部落、瑞谦智能营运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凹凸科技、大瞬科技、坛讯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新兴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培育不断加速。
影视产业发展为平潭带来新动力。平潭着力布局“一基地、四平台、四片区”影视产业链,向新兴影视产业高质量高发展试验区出发:在平潭取景拍摄的电影《守岛人》全国公映,目前总票房已突破亿元大关;第二届IM两岸青年影展也将于8月在平潭举办,已吸引1376部作品报名参展。
巧打融合牌
当好台胞台企“摆渡人”
最近,在平潭从事民宿及餐饮业的台胞林坤纬很开心,他收到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民宿改造资金短缺的问题迎刃而解,由他接手改造的5栋民宿有望顺利投入运营。
这得益于平潭在全省率先推出“台胞诚信闪贷”业务,为在平潭发展的台胞台企提供最高额度30万元的信贷产品,进一步破解台胞台企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等问题。“银行的放款速度很快,帮我减少了创业成本。”林坤纬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
林坤纬的故事,正是平潭努力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生动例证。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着眼台湾“基层一线、青年一代”,积极开展与台湾经济、文化、社会深度融合实验,实施“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工程”,精耕试验田、当好摆渡人,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
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实验区动作频频——率先向台胞发放“金融信用证书”,持证台商台胞可在平潭的银行办理贷款、担保、授信等多项业务;推出“台胞应急救助基金”,为在岚台胞提供医疗救助、困难救助和临时救助;打造“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让台胞“一码通行”政务办理、医保购药、在线支付等多个服务场景……
如今,平潭对台营商环境日臻完善,让越来越多台胞台企心向往之。目前,共有近1300家台企在岚注册。
正在建设中的大陆首个“台胞社区”引起两岸瞩目。该项目选址平潭金井片区,一期总投资4.11亿元,包括4幢住宅楼和1幢商业楼,首批88套将于近期启动预售,2023年底按简装标准交付使用。
项目业主单位、平潭和新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广静介绍说,项目致力于体现台湾设计院设计、台湾施工企业承建、融合台湾建设标准、面向台胞销售、采用台湾物业管理模式等五大台湾元素,高标准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高品质台胞生活区,力争成为两岸合作的典范。
而这得益于实验区在旅游、建筑、规划、医疗、教育、交通、环保、农业等8个领域进一步扩大台湾企业资质和行业标准的采认范围,推动台企凭借台湾地区认定的资格资质在岚开展业务,享受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目前已吸引70多家台湾建筑、环保企业在岚备案,承揽或参与近40个公共工程项目。
此外,平潭还积极探索开展台湾地区职业资格与大陆地区同类(或类似)职业资格的标准比对与采信工作,目前已完成134项职业资格比对,其中95项实现直接采信,已发放717本职业资格采信证书。
搭建台胞登陆舞台,关键在于打造对台服务高地。实验区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中心”,集成8大类164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让台胞台企“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为台胞台企营造家一样的温馨氛围。
两岸一家亲,动力在基层。平潭还大力推进两岸基层融合试点,引进台湾社区营造师参与社区建设,构建“村两委+营造师+志愿者+民众”的双向沟通多元机制,加快打造台胞台企“第二生活圈”。
补齐软硬件
为百姓撑起稳稳的幸福
家住平潭金井片区湖西村的魏月珠老人,如今只要身体不适就会拨通她的家庭签约医生——北厝镇卫生院医生陈明耀的电话。不到半小时,陈明耀就会上门为她把脉问诊。“年纪大了上医院不方便,现在只要打一通电话,‘家庭医生’就专程上门服务,太方便了!”魏月珠说。
魏月珠口中的“家庭医生”是平潭大力推行的一项养老服务,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全程健康管理,让市民在家就能享受到看病、取药等“一站式”服务。
今年以来,平潭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加强社会事业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全力优教育、重养老、强医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聚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平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强化龙头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今年初,平潭综合实验区好医友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营。这是平潭首家互联网医院,将推动实验区“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发展。通过“互联网+”,该医院将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探索打造具有平潭特色的台湾医疗板块、慢性病管理板块等,建立完整的患者个人云电子病历,引进全球前沿医疗科技和医疗产品,有效缓解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不足的情况,让患者看病就诊“触手可及”。
教育是民生之基。实验区制定出台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阶段教育水平实现新突破。同时,积极开展两岸学生游学、两岸专家交流、两岸校际合作,吸引台湾优质教育人才、台资教育机构来岚落地,进一步满足老百姓“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念望舒 摄
平潭金井新城 江信恒 摄
今年5月,首届闽台青年(平潭)国学传承研习营在岚开幕。图为两岸青年正在感受京剧魅力。江信恒 摄
在平潭跨境电商园,工人正加紧分拣货物。念望舒 摄
平潭北部生态廊道 江信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