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确定2021年度代表建议重点督办件
聚焦四个“更大”要求 彰显人大担当作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为福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四个方面“更大”要求,紧扣四方面重点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确定2021年度11件代表建议重点督办件,以实际行动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创造高品质生活。
据悉,这些重点督办件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领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督办。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强化跟踪督办,切实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教育医疗
大力发展职业高中教育
市人大代表曾江勇建议,全面评估泉州人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规划教育产业布局(含新建与扩容改建),大力发展职业高中教育。加强职业高中教育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多渠道举办职业高中教育;优化职业高中学校布局,加强产教融合,创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教育;着力解决职业高中师资队伍不健全问题,从政策上推动解决师资问题;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完善区域内校际资源配置;逐步完善职业高中学校周边的配套设施,推动产学城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后疫情时代,如何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市人大代表李长江、郑向阳认为,要认真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加快建设现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区域症状监测、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提升公共卫生领域智慧化监测水平;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构建全市统筹、确保供应高效安全可控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倡导个人良好卫生健康行为,推进社会健康管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重大项目
加快“聚城畅通”工程建设
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环湾交通大轮廓”,并下发“聚城畅通”工程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工程仍有部分项目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市人大代表庄刚毅就此建议,各相关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应提高认识,抓紧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目按计划的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要强化资金保障,优化审批服务,定期亮晒项目实施情况并进行考核,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工程建设,以实现环泉州湾的快速交通联系,提升泉州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支撑大泉州产业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统筹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加快推进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家发改委重点建设项目。“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专项规划相互影响,应统筹考虑。”市人大代表许素彬等几名代表建议,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做好统筹规划,同时建议水利局牵头,做好必要的专项规划,成立一支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技术队伍,用以指导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造价等难题;委托资深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总体及子项目设计图纸进行综合会审评审。
高标准规划建设泉州东站
针对泉州东站的规划建设,市人大代表黄碧瑛等人建议,要突出枢纽功能,将泉州东站打造成全市重大交通枢纽,引导市级长途汽车站、公交首末站以及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城际轨道、未来通往惠安新机场的快速通道等在泉州东站布局;设立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延展交易平台,打造保税贸易中心;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加速培育一批重点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化物流、国际物流、城乡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近年来,泉州市坚持将创新驱动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位置。如何让更多更好的创新平台协助泉州产业发挥更大优势和作用?市人大代表郑福尔领衔建议,从平台融合、资源共享、服务效能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成长的产业生态环境,从而让这些科技创新平台成为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从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全方位渗透,真正成为泉州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突破和新优势。
打造台湾设计人才登陆第一家园
作为民营制造业大市,设计人才却是泉州制造业的一大突出短板。如何满足泉州制造业的巨大设计需求?市人大代表陈翔等代表建议,泉州应该依托雄厚的制造业优势和特色,探索以产引产、以产融产为基础,以产引才为特色的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一方面试点建设台湾设计人才评级与认证体系、建立两岸注册制设计人才数据库;另一方面,搭建一个台湾青年人才来泉就业、创业平台“台北泉州设计中心”,从根本上解决泉州制造业“缺设计”“缺设计师”的问题。
行业规范
提升家政服务管理水平
近年来,泉州家政行业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群众对家政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和水平提升反映强烈。市人大代表赖忠惠、董丰文建议,推动制定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或管理条例,提高行业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行业准入门槛,规范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身份验证、资信调查、卫生防疫等标准;建立家政服务企业、人员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家政服务平台,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和监督,鼓励和倡导发展员工制保姆家政企业,开展家政职业技能培训,推行社区+居家养老等保姆服务模式。
加强和规范公证工作
泉州是民营经济大市,公证作为处理各种纠纷的重要媒介,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聚焦新形势下公证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市人大代表李海庭等人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证工作,建议从“互联网+公证”、扩展创新公证领域、加强公证队伍建设、加强公证质量监管、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开展公证工作,从而加大公证工作的覆盖面,实现公证工作在泉州的全方位管理,使得公证工作可以在维护大泉州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乡村振兴
引导休闲农业向乡村旅游转型融合
市人大代表刘锦川建议,在制定泉州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时,把休闲农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引导;推动市级预算内的基建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旅游专项资金、交通专项资金等在符合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向休闲农业项目倾斜;推进品牌建设,整合旅游精品线路,一个县(市、区)推出1—2条精品休闲农业(旅游)体验路线;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发展一批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设施配套的品牌休闲农业项目和产业。
城市管理
改善西湖公园西大门交通状况
西湖公园是泉州的城市名片之一,但周边人口密集、交通繁忙,西大门道路两侧车辆占用人行通道的违规行为频繁发生。为此,市人大代表王逸民建议,要执法宣传两手抓,开展针对车辆违停的专项行动,同时建立“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宣传格局;完善交通设施,合理设置减速带或行人红绿灯;合理规划流动商贩摊位摆放、电动车停放等功能区,避免“人、车、摊”混乱扎堆,既保障交通安全又提升泉州城市形象。
(记者 颜雅婷 通讯员 黄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