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深挖红色资源讲好老区故事
连江是福建省重点革命老区,是闽东土地革命策源地和活动中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位于江南乡的梅洋村是其中一个革命老区村,也是一个因梅花闻名的侨乡。18日,记者来到梅洋村探寻昔日动人的革命故事。
追寻先驱足迹
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梅洋村是连江中共地下党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据点,邓子恢、张鼎丞等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如今,梅洋村仍流传着革命先辈奋勇阻敌的故事。
“当时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我们心中是有盼头的。”93岁的杨冬菊老人对当时在梅洋参与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记忆犹新。1947年,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感召和帮助下,杨冬菊和丈夫陈信登一起投入到地下工作,并从事采购和侦察工作。他们利用每天进县城买粮食的机会,帮助党组织收集、传递消息。
1948年10月,梅洋成立党支部。随后,当地游击队便以大梅洋为基地,建立枪械修理所,在水尾办政治训练班,在梅洋家暖店建立交通联络站,搭建起了地下通讯的信息枢纽。
村民刘光明的父亲刘景亮曾是游击队的一员,在他记忆里,常常听父亲提起参与游击队的故事,他指着梅洋山头的凤仙洞说:“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山头都有游击队,他们白天藏在隐蔽的山洞内,夜间组织群众,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不畏艰难险阻
为解放连江作出贡献
而最让老人们印象深刻的,是连江解放前夕的一次突袭战。
1949年7月3日,国民党军队一个营由匪首“鱼丸八”带队,分三路从琯头、亭江突袭梅洋,企图消灭地下党和游击队。支部委员刘景太得知情报后立即报告工委领导。
解放军先头部队31军93师派一个班前来助战,在梅洋埦君头、三角坂阻击敌人。战斗从上午8时持续到下午3时,打死敌军数十人。后来,敌军又派一个团兵力从连江、琯头、亭江、横槎等地赶来增援。我军立即撤离梅洋。敌占领主要山头后,“鱼丸八”带搜索队到梅洋水尾一带活动,被我游击队伏击,死伤数人后溃逃。
工委决定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连夜乘胜追击。刘景太、陈信登做向导,带领游击队赶到魁岐、琯头伏击溃逃之敌。黑暗中敌人看不清东西南北就胡乱打枪,到第二天凌晨4时,被游击队全部歼灭。
1949年8月,解放军发起解放连江、福州战役。梅洋党支部遵照上级指示成立运输队、担架队开展支前工作,并派人为部队当向导。梅洋、东岭地区18个村庄组织500多人苦干5天5夜,修通洋头至亭江道路,沿途设13个茶水站。老区人民为连江、福州的解放作出贡献。
讲好老区故事
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
如今,漫步梅洋村,溪里是成群的白鹅,溪畔是万株梅树,田园阡陌,鸡犬相闻。悠然自得的村居环境,赢得村民们的点赞。以“梅”为媒,生态农庄、民宿客栈更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老区梅洋带来新生机。今年春节期间,来梅洋村赏梅的游客日均达千人,火爆的乡村游带旺了村民们的土货,不少村民一天的销售额达千元。
“现在的好日子,曾经做梦都不敢想,还是共产党好呀!” 回望过往的斗争经历和如今的幸福生活,杨冬菊百感交集。而老人的一番肺腑之言,说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翻开《连江县志》,多少连江儿女如杨冬菊、陈信登、刘景亮一样为革命战争而奋斗,他们誓死保卫家园,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的社会制度的故事历历在目:“二三革命”透堡暴动、下洋伏击战、解放琯头战斗……革命先烈的历史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老区儿女奋勇向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将依托红色资源,讲好连江老区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连江县老区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连江正在打造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家风教育等阵地,并结合全县红色文化特点和地理区位,设计了7条接地气、入人心的红色学习路线和1条红色家风传习线路,在“寻先辈足迹、学党史知识、看连江发展”中,学好党史“必修课”。
福州日报记者 叶欣童 通讯员 黄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