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胡颖:宁肯一人担 也护万人康
长着一张“娃娃脸”,嘴角常挂微笑,鼻梁上架着眼镜,若不是身穿“白大褂”,还以为她是哪所高校的学生——这就是胡颖,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福州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从医二十载,她工作时注重效率,习惯一路小跑,在病区里很显眼。“患者的信任,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提及获奖,胡颖这样说。
请战,她是战“疫”急先锋
去年初,驰援武汉的集结号发出当天,胡颖成为医院首个请缨战“疫”的人,次日“出征”,成为我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先后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金银潭医院战“疫”。
在武汉期间,她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在风险最高的感染区,参与收治了大量急重症、高传染性患者。根据安排,医生6个小时一班。第一天上班时,忙着救治患者,她与同事们坚持了近9个小时。
从1月27日到3月24日,累计战斗近60个日夜,胡颖成为福建省派出的医疗队中战“疫”时间最长的医疗工作者之一,并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参与创造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的佳绩。
回忆战“疫”过程,胡颖感受到不断升温的医患关系。给病患做检查时,他们总是让医护人员在门外等一会,待咳嗽之后吸一口气憋住才让进,“他们希望在检查时尽量不咳嗽,降低传染风险”。
“现在想想,四面八方涌来的物资背后,站着的就是一位位‘活雷锋’,他们的举动让人温暖、传递信心,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战“疫”归来,胡颖常常告诫自己:“一名共产党员,不论分内分外,人民有需要,义无反顾;一名医生,不论院内院外,病患有需要,全力以赴。”
守护,她是病患的“好女儿”
从医以来,胡颖始终将救死扶伤的志向镌刻在心上,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
“小胡啊,看到你来,我才心安。”见到胡颖,病患林依姆十分激动。有一次,胡颖因任务在身离开科室几天,刚回到病房,林依姆就紧握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身患肺癌晚期的林依姆生性乐观,但依然没挡住病痛的折磨和崩溃的瞬间。住院期间,除了精湛的医术,胡颖用爱开出一剂剂精神良方:查房之余或空闲时候,与林依姆拉家常,让她卸下思想负担。
辛勤耕耘20年,胡颖拥有不少“粉丝”。不少患者找她看过病后就认准了她,其中不少为中老年人。慢慢地,她成了患者口中的“好女儿”。
高强度工作让胡颖不时失眠,胃肠功能紊乱。一个夏天的傍晚,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新鲜的秋葵花,整整一塑料袋。
原来,一名哮喘患者无意中得知胡颖睡眠不好,于是采摘新鲜秋葵花并精心打包,搭公交车送到医院。秋葵花冲泡后有助于缓解疲劳、健胃消食,缓解了胡颖连日的不适。此后,只要有去复诊,无论天气多么炎热,这名病患都会捎上新鲜秋葵花送给胡颖。
扶危,她是大家的白衣天使
“打小就崇拜医生,如愿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必须做好。”20年来,这位来自陕西的姑娘秉持“笃行天使职责,恪守医者崇德”的初心,尽己所能为病患送去温暖。
数年前,胡颖所在病区来了一家三口,患病的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便于照顾丈夫,也为了节省费用,妻子带着不到3岁的孩子在病房打地铺。
“治病掏光了他们的积蓄,他们的小孩跟我家孩子一般大。”胡颖偷偷往患者的住院账户里存钱,又给年幼的孩子一罐罐地送奶粉。
此后,胡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扶危助人事业中。作为党员,她发挥带头作用,支医宁夏,还数次蹲点县、乡医院,给农村患者带去希望,也为边远医护人员传授经验。
“面对病患,她是勇敢又柔软的天使,总是亲近他们;与同事相处,就如邻家大姐姐,鼓励着大家。”与胡颖一同驰援武汉的同事郭锦和朱瑞均都这样说。
“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像妈妈一样。”胡颖的儿子启睿说。
福州日报记者 林文婧 实习生 林榕昇 通讯员 陈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