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为健康撑起保护伞
市民主动进行健康咨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经历抗击疫情的战斗,人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居民健康素养大幅度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一项重要卫生健康监测指标。如何让居民健康素养得到更大的提升,让我们一起听听有关专家及代表委员的声音。
现状调查
出门戴口罩成标配 对接种疫苗更重视
“口罩戴了吗?““戴了,包里还备一个呢!”如今,这样的对话犹如过去见面时“你吃饭了吗?”的问候一样常见。大街上,人们戴着口罩匆匆而过;医院、超市、电影院、公交车等公共场所,量体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已成标配;回到家里,不少市民保持着喷酒精消毒的习惯。
“我有个邻居阿伯,上下电梯都看到他戴口罩、拿着纸巾按电梯按键。”陈女士说,这位阿伯和她同住一栋楼,不管是下楼扔垃圾,还是出去购物,都戴着口罩,阿伯称“习惯了”。
她还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几乎没有戴过口罩,而后疫情时代,不管在公共交通工具还是在商场、菜市场或人多的公共场合,大部分人都戴着口罩。
“疫情发生后,大家对接种疫苗明显更重视了。”丰泽区泉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负责人陆娜感慨。她介绍,按规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接种免费的一类疫苗,很多人不会选择接种自费的二类疫苗。去年开始,自费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等接种量和关注度都比以往高许多,尤其是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该卫生服务中心往年流感疫苗接种总人数为1000人左右,而去年秋季,一次对辖区内所有的幼儿园和小学进行的接种流感疫苗的摸底中,就有2000多人表示有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
陆娜坦言,虽然大家接种疫苗的意识有提升,但重视程度还不够。政府仍需要加大对免疫接种的投入,社会各界也需多加宣传,居民们更应主动去了解疾病预防的知识。
市民出行养成戴口罩的卫生习惯
居民健康素养提升 传染病发生率下降
“往年春季医院儿科的流感孩童特别多,五六月份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而去年疾控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流感和手足口病的患者比往年明显下降,这跟学校因疫情停课、孩子们少了聚集接触以及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生活习惯都是分不开的。”泉州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传染病最重要的是“防”,对于公众来说,勤洗手、多通风、生熟食分开、少接触、少聚集等良好生活习惯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这些正是居民健康素养的体现。
“这场疫情让大家都明白戴口罩、勤洗手等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再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该专家表示,在疫情之前,泉州市卫健部门每年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并不少,但收效甚微,远不如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改变。他认为,居民健康素养发生如此迅速的提升,和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媒体、基层等多层面、全方位的共同作用有很大关系。
为接种人员注射新冠疫苗
首次健康素养监测 城乡存在较大差距
“预防流感最好的办法是服用抗生素吗?”“乙肝会通过哪种形式传染给别人?”“哪种情况应暂缓给儿童打疫苗?”……这些是《泉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里的问题,你会吗?据了解,这是去年9月,泉州市卫健委组织开展首次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今后该监测结果还将为制定卫生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会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正稳步提升,2019年达到19.17%,比2018年提升2.11个百分点。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每年都会在泉州取样,但样本量少。
此次监测全市共抽取38个乡镇76个居委会(村),调查样本量3800人,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项目由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具体实施。
“相对农村,城市有比较好的资源,如居民的文化水平、健康意识、城市的医疗环境等都远胜于农村,为此政府在投入上要对农村有所倾斜,加强宣传。”泉州市疾控中心专家称,目前现场调查已全部完成,经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健康素养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城市的素养水平比农村高很多。慢性病的防治,农村也相对薄弱。另外,目前泉州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素养水平最低,而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最高。
代表委员
加大卫生健康宣传 促进养成良好习惯
“这场疫情对各领域影响很大,但也创造了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契机。”泉州市政协委员、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张翼博士介绍,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个人健康相当重要,戴口罩等生活习惯不仅在预防新冠肺炎方面发挥了效果,从短期来看,也能预防流感等一些季节性、急性传染病。以前儿科感冒发烧病例特别多,但从医院去年的监测数据来看,儿科门诊量和住院率创新低。从长期效果看,这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肿瘤也是很有帮助的。
对于如何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张翼提出建议。第一,政府部门要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宣传,加大健康卫生宣传人员的培养力度。如今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要薄弱很多,政府部门要加大在农村的宣传,不能只停留在贴宣传单这样的形式上,要多样化宣传真正走进民心。第二,健康卫生行业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要带头参与,注重个人健康素养的养成。第三,从娃娃抓起,策划组织“健康科普进校园”,开设相关课程,家校共同做好示范。第四,促进医体融合,拓宽医保使用范围,可探索医保与健身馆合作,让医保资金可使用于健身馆的消费,从而促进大众加强体育锻炼。此外,还要提倡合理膳食,营养师可制定健康食谱,向大众进行广泛宣传。
为市民群众开展核酸检测
部门行动
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 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一直以来,泉州市卫健部门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上下了不少功夫,去年更是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一年来,全市组建市、县、乡三级医疗专家健康科普讲师团,在全市12个县(市、区)和163个乡镇(街道)开展“百名专家百场健康科普宣讲 万众参与共享健康”健康科普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健康科普宣讲活动的开展,引导群众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出台《健康泉州行动监测考核方案》,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等17项健康泉州专项行动及主要指标的监测、评估和考核;首次开展全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等。
接下来,泉州市卫健委将全方位推进健康泉州行动,推动17项专项行动实施和主要指标的落实;持续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深化“百名专家百场健康科普宣讲 万众参与共享健康”健康科普宣讲活动;认真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宣传和健康科普工作。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健康中国”“健康泉州”需要多部门全社会联动,更好地推进。他建议,政府层面上要有政策支持,包括软件和硬件。很多慢性疾病都是靠预防为主,大家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就是很好的预防,政府提供场地,让百姓有运动的地方,让大家“迈开腿”。要加大资金投入,让百姓能更多享受到慢性疾病的筛查,让病在防中得到控制。另外,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个人要有意识并行动起来,讲究个人和公共的卫生、多学防病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可从身边小事做起 掌握基本健康技能
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杨婷婷,是丰泽区丰泽街道丰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丰泽区第五届人大代表。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历的她明显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对公共卫生的了解有明显变化,不少市民的卫生意识都提高了。最典型的一方面就是垃圾分类,他们社区定期举办的垃圾分类表彰会更是让居民从不认识垃圾分类到分出兴趣、分出时尚。
杨婷婷认为,目前市民对于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相对较为容易,但养成健康行为和掌握健康技能较难,光靠公共卫生宣传和教育效果不明显。她建议,市民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卫生部门及单位、社区组织的各类健康讲座、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以便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出台健康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相应的公共卫生行政处罚措施,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记者 陈小芬 龚翠玲/文王柏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