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候鸟到闽江河口湿地“报到”:生态好不好,鸟儿知道!
冬候鸟来了,闽江河口湿地热闹起来了。官航 摄
秋冬季,冬候鸟来了。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热闹起来了,沙滩上、池塘中、芦苇荡里,处处可见留鸟、候鸟成群结队地觅食、戏水,一片生机盎然。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到此‘报到’。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知道!”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说。
位于长乐区的闽江河口湿地面积超过2300公顷,是一片原生性河口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亚之间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曾经,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泛滥、海漂垃圾堆积、上游河流排放污水等问题,让闽江河口生态环境遭受重创。
2018年以来,按照《闽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年—2020年)》,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福州长乐区投资3.11亿元,展开一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工作。
针对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蔓延问题,采取刈割—旋耕、人工除治等物理方法,配合种植红树林(秋茄)、短叶茳芏、海三棱藨草、芦苇等恢复乡土植物群落进行长效防治,累计完成除治互花米草1810亩。其中,种植乡土植被875亩, 自然恢复乡土植被425亩,保留510亩光滩供水禽栖息。
11月8日,一只伯劳鸟在闽江河口湿地公园觅食。魏培全 摄
彻底解决污水污染湿地问题,源头水域治理是关键。长乐推进湿地上游的陈塘港、二刘溪污水治理。在清淤的基础上,进行河道两岸的生活污水治理,建成污水管网243.72公里,截断了闽江河口湿地的污染源,主河道水生态恢复,鱼虾回归。
同时,对保护区内的养殖塘进行“退养还湿”。通过实施改造水闸、打通土堰等工程,营造生态鸟岛,将2123亩的退养区域修建成适合鸟类栖息、觅食的乐园。
如今,闽江河口湿地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濒危珍稀鸟类的保育不断刷新纪录。截至目前,闽江河口湿地共发现鸟类266种,其中水鸟152种;候鸟超过6万只,其中不乏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物种。
(记者 林智岚 通讯员 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