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福州科学城”发展正当时
海峡星云国产整机先进制造基地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落户,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助力光电信息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福州高新区以高效执行力赢得发展加速度,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中,从2012年的第46名上升至2019年的第32名,其中“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分别排在第19名、第20名。
科技+人才
打造“三创”高地
鼓励星网锐捷等产权密集型企业就近享受权威专利服务,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盘活技术资源;整合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科双创、创业黑马独角兽加速基地等15个科技孵化器资源,打造国家级创客平台;建立“孵化—加速—产业化”全流程跟踪帮扶机制,培育转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高新区全力打造产业更高端、生态更优美、交通更便捷、经济更协调、机制更科学的“福州科学城”。
在人才支撑方面,高新区坚持“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定期走访服务5名院士、8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专家,继续优化人才政策、生活环境。通过对“人才+项目、平台、金融、协会”等机制的探索,进一步充实举荐委员、“引才大使”、服务专员队伍。该区还加快建设约10万平方米的人才住房项目,其中8万平方米今年即可投用。
软硬兼施
营商环境再提升
今年,高新区紧扣“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线,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的“硬环境”,着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环境”。该区“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75%,“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达96.08%,98%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
秉持“五心”原则(服务企业用心、政策解读耐心、工作对接细心、解决问题齐心、帮扶落实暖心),高新区强化外引内扶,去年利用“一企一议”机制协调解决问题213项,创新园二期约21万平方米升级版厂房交付使用、三期约45万平方米动建,中科曙光、源磊等先进制造项目集中开工。通过全员招商、聘请招商大使、出台招商引税政策,全年引进项目468个、总投资约1014亿元,新登记企业1655户、比增84%。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区全面深化“一企一议”机制,落实各类稳企惠企政策,为复工复产注入“强心剂”。
以“项目+资本”为突破,高新区加快打造金融服务平台,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助力企业产业发展升级;成立高新区科技支行,联合福建海峡银行推出“高新贷”金融服务,破解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难问题;积极推进“信易租”试点工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不断探索
政务服务更高效
遵循“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原则,高新区以省会城市副中心为定位,高标准推进实施概念性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形成福州“两江四岸”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区域。
通过不断探索磨合县区、园区“双重管理”体制,用县区全面职能和园区灵活政策服务企业群众,“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初显成效:在省、市率先试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2号公章”、人才举荐和“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政务服务新举措,为逐步形成“管理扁平化、办事规范化、服务专业化”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要素完整、供给有效、动能接续、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