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郑惠心:打开一扇窗 发现新“大陆”
2017年,郑惠心在马尾参加实践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受访者供图)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上个月,刚走出“象牙塔”的台青郑惠心正式入职,进入了台湾屏东县政府社会处妇幼科。别以为她初出茅庐,不过一张“白纸”,她的履历已经足够丰富,不仅在台湾多次参与社工服务,而且连续两年通过海青节在祖国大陆参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是首批参与海峡两岸社会工作交流的学员。
2017年首次跨越海峡来到祖国大陆,郑惠心说,那是个仅用一秒钟就做出的决定。“我希望跳出舒适圈,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做没有做过的事,我想看看祖国大陆最真实的样子。”郑惠心通过层层选拔,从100名报名的台青中脱颖而出,来到祖国大陆,参加第五届海峡青年节的配套活动之一——首届台湾社工系大学生福州实践活动,在马尾区致睿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为当地的留守儿童提供关怀服务。
在为期1个月的社工实践活动中,郑惠心和伙伴一起走访留守儿童,策划益智游戏,通过绘制家庭关系图制定帮扶计划……活动结束,她在两岸大学生领袖营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段经历不仅增进了我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提升了专业技能,也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帮助人的成就感。”那时,她便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还要再来福建实习。
第二年,她的愿望又一次达成。第六届海青节抛出橄榄枝,她再次来到福建开展社工实践,这一次,她走进宁德的山区帮扶那里的贫困儿童。“之前参与的多数是城市社工服务,很少参加乡村服务工作,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也给我带来很深的触动。”起初,由于不能很好理解受助者的需要,她感受到了挫败感,还好,福州的小伙伴手把手地进行个案指导,让她了解乡村医保、低保、孩子们的就学情况等。“我还记得去一个患病孩子的家里,他们家住在很偏远的地方,我们顶着大太阳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看到这家人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我抑制不住想哭的冲动,只能尽全力帮助他们,给他们带去温暖。”
海青节不仅让郑惠心找到了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方向,也让她有机会通过这扇窗加深了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认识。在福州,漫步三坊七巷,找寻榕城古韵;泛舟西湖,体味“兴尽晚回舟”的诗意,深深被闽都文化吸引。不仅如此,她还利用假期与海青节结识的祖国大陆好友一起前往嘉兴、杭州等地旅行,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浩荡的五千年中华文明。
“台湾的社工市场已经基本趋于饱和,祖国大陆的就业环境好、机会多,比如福州就是一片适合台湾青年发展的沃土,希望未来可以来福州从事社工工作。”郑惠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