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谱写民族发展变奏曲
罗源畲族文化民俗小镇。记者 邹家骅 摄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林洪相 通讯员 刘其燚 肖丹
畲族人自称为“山哈”,意思是住在山上的客人。罗源县是我省乃至我国畲族主要聚居县份之一,现有畲族人口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
“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畲族群众结下深深的情缘。《摆脱贫困》一书中的《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等篇章,都是他对民族地区发展问题进行的深刻分析、思考和探索。
近年来,罗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工作主题,以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保护传承畲族文化、夯实民生基础等为重点,推进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成果。2017年底,畲族建档立卡贫困户163户464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6个畲族贫困村悉数脱帽退出;2019年,少数民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3.5%,高于全县增幅9.3%……
2019年,罗源县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生活之变:
精准帮扶助脱贫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的多次讲话,表达了他一直以来对扶贫工作和少数民族脱贫奔小康的关切。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多次到罗源走访少数民族村,深入一线了解少数民族村发展壮大中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扶贫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罗源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谢婧介绍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罗源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族特色产业、民族教育等,织密保障网,补齐民生领域短板。2017年底实现少数民族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后,立即转入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新阶段。罗源县率先成立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学校,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培训班,重视人才培养,助力民族村振兴发展。
【故事点击】
南洋村的巨变
走进白塔乡南洋畲族村,整齐划一充满畲族风情的小楼房,依山枕水,构成田园牧歌式的美丽景象。
为了解决进村难、出行难的问题,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南洋村开展了入村道路拓宽项目,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村路,现在变成宽阔的水泥硬化路。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南洋村内外兼修,发生巨大的变化:村主街800米长的畲族风情壁画,内容涵盖畲族的由来、民族习惯、风情美食、特有节日等,俨然是“畲族百科全书”;垃圾分类银行、阳光堆肥房、三格化粪池等项目让村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种植基地里,紫薇花开正艳、百香果长势喜人,畲乡风情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粗具规模……
今年初,罗源首个房车营地落户南洋村,让该村成为“网红村”。“利用房车平台引流八方游客,通过农、文、旅合作,形成房车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带动南洋村名优土特产的销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南洋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俊峰说。
希望在,美好生活就不会远。
兰宝金是南洋村的建档立卡脱贫户之一。早些年,他妻子有病在身,孩子都在读书,家庭重担都压在兰宝金身上,日子过得很清苦。
“扶贫先扶志,有了手艺到哪都不怕。”村两委给兰宝金介绍了一位老木匠当师傅。凭着勤劳肯干的劲头,2017年,兰宝金顺利脱贫。
“现在我靠着当木匠攒下的钱和亲戚朋友的帮忙,把家里的房子也建起来了。”兰宝金自豪地说,如今,他靠着木匠手艺,一年可以赚三四万元;在村里的帮助下,他还申请了5万元贷款入股蔬菜合作社,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发展之变:
文旅融合谋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今年元旦期间,位于松山镇八井村和竹里村的罗源畲族文化民俗小镇一期项目,正式开门迎客。这里的全省第一座县级畲族文化民俗展示馆,展示了罗源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畲族服饰、畲家拳、畲医药等畲族非遗文化,以及哭嫁、祭祖、对歌等民俗文化,还收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畲乡的畲族文物,并将现代科技融入展馆,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让人充分感受到畲文化的独特韵味。
【故事点击】
小镇建设点亮畲族文化IP
小小畲族民俗画,钉上钉子,就变成充满立体感的3D画作。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是由画家和畲族群众合力完成的。
“竹里村是畲族村,我们以畲韵作为生命的主轴进行创作,带动当地畲族群众就业。”竹里村谷仓画院院长郑世衔介绍说,画院定期对畲族群众开展艺术创作培训,在畲族群众中培养农民画家,“一年来,有20多名畲族群众参加培训,现在已经有人正式签约画院”。
“其他的群众在生产之余,也可以来‘接单’,帮我们制作技术难度不大但耗时较多的钉子画。”郑世衔说。
“这些画我都要了,等民宿装修好了就挂在里面作软装,还可以帮你们代售。”来谷仓画院做客的林情,一进门就被这些风情独特的畲乡民俗画吸引了,三言两语就将生意谈成。
林情是八井畲乡里度假区项目负责人。去年参加了罗源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大赛后,她决定将自己的民宿开到八井村。“这里旧村落保留完整,独特的畲族风情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林情介绍说,八井畲乡里项目已经租下15栋老宅,正在进行改造,预计国庆前可以对外营业,“我们一期会建成一个核心活动区、两个民宿区、一个咖啡区和一个餐饮区,相信到时候将吸引更多人来这里领略畲族风情。”
罗源县副县长徐忠琼介绍,接下来,罗源将建设印象山哈演绎馆,打造畲族文化IP;在谷仓画院沿线建设畲风畲艺商业街,搭建集艺术、体验、交流为一体的文创平台;将畲药浴疗等康养项目引入畲乡里度假区;在八井、竹里和小获沿溪规划建设紫藤慢步道、休闲步行栈道、樱花山地车赛道,全力推动罗源畲乡“旅游+”融合发展。
传承之变:
古为今用焕新生
“要抓紧挖掘整理畲族文化遗产,如畲歌、民俗、民谚、民乐、舞蹈、故事等,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探讨,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畲族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论述,为罗源县推进畲族文化遗产传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罗源县高度重视畲族文化保护工作,把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作为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的重要抓手,让传统的民族文化焕发时代光芒。目前罗源民族文化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4项、市级3项,其中畲族医药、畲族服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故事点击】
“凤凰装”走红
相传,“凤凰装”是畲族三公主的嫁衣演变而来。积淀着畲族历史文化的罗源“凤凰装”,对畲族服饰的传统样式保存得最为完整,1975年被指定为全国畲族女性服饰的代表装,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看到身着畲族服饰的雷金玉代表,一眼就认出这是罗源“凤凰装”。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日益加强,“凤凰装”在罗源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罗源在霍口畲族乡福湖村建立畲族服饰传承保护基地;在松山镇竹里村蓝曲钗畲服店成立畲服传承示范基地;在起步镇水口洋村、西兰乡许洋村、飞竹镇塔里洋村、凤山镇后张历史文化街区等地,都设立了畲族服饰展示厅,向居民和游客展示罗源“凤凰装”。
“‘凤凰装’是畲族文化最直接的名片。”在竹里村蓝曲钗畲服店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蓝银才告诉记者,家里祖传裁缝手艺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我父亲蓝曲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做畲族服装。”蓝银才向记者展示了一件制作精美的畲服,衣服边缘的花边是手工绣成,上面的凤凰图案纹饰十分精美,“这件‘凤凰装’,我父亲缝了3个月,用了有几十年历史的苎麻布料,是最传统的罗源‘凤凰装’。”
“近几年,随着罗源全域旅游的发展,畲服市场回暖,让我们看到畲服传承希望。”蓝银才介绍说,现在每年可以接到400多套畲服订单,去年随着罗源“凤凰装”走红,订单更是增长了30%,店里14台机器同时开工,经常要忙碌到深夜。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畲服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不断延续扩大,避免出现断代等问题,罗源县文化馆牵头建立了非遗传承人之家,探索健全传承人培训体系,逐步形成“一师授多徒,一徒学多师,一徒承多艺”的培训格局。
在罗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从家族式逐渐走向社会,已有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设非遗课程。县文化馆还通过多种方式寻访和挖掘民间手艺人,逐步扩大传承人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