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城学理念 推进美丽长乐大行动
东湖湿地公园。记者 余少林 摄
福州日报记者 余少林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长乐大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围绕“整洁长乐”“绿色长乐”“人文长乐”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
9日上午,长乐区主要领导带队,区“美丽长乐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区直部门负责人和18个乡镇党委书记,一起深入学习考察滨海新城生态建设,在东湖湿地公园考察退养修复后的“重生”东湖,在滨海新城体育公园体验人居环境的改变,倾听新城生态蝶变的故事,从中汲取经验推进“美丽长乐大行动”。
城市湿地开发合理利用加强保护
漫步在东湖湿地公园,辽阔平静的湖面映入眼帘,湖面碧波荡漾、荇草摇曳,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依托东湖而建的东湖湿地公园,是滨海海陆交界的生态核心。东湖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约14.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6.1平方公里。公园将建设为城市湿地公园——新城之魂、鸟类天堂。公园追求自然,因势利导,退养还湿,打破原有鱼塘虾塘隔离线,实现与东湖自然水系连线成片。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创造四季景观混交林,体现立体层次感,依地势、土质、气候,种植小叶榕、菩提榕、朴树、美人树、南洋杉等树种,采用合理密植,兼顾景观效果,疏密有致,减少海风影响,打造防风屏障,实现防风和景观的整体统一。
“东湖湿地公园增添新城的‘颜值’和‘魅力’,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了解东湖湿地公园的建设经验做法后,长乐区住建局局长邱群感慨地说,在生态修复方面,公园退塘还湿,既大面积绿化补植,又保留原有池塘,创造了“人在林中、林在湖中、林水交映”的水乡风情,“长乐沿海有东湖湿地、沿江有闽江河口湿地、沿内河有洞江湖湿地,都是稀缺资源,我们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要加强保护意识”。
文武砂镇党委书记刘志兵表示,作为滨海新城的建设者、参与者、见证者,文武砂镇干部亲身经历了东湖湿地公园一期的蝶变,对滨海新城建设追求的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理念有更深刻理解和感悟。接下来,他们将秉承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继续推进东湖湿地公园二期、滨海新城绿化和水网的改造提升,结合“美丽长乐大行动”,建设更加生态宜居、充满生机活力的文武砂。
城市公园提升注重城市生态品质
位于湖东河畔的滨海新城体育公园,河道碧水悠悠,两岸绿草萋萋,林木错落有致。
滨海新城体育公园用地113.55亩,主要建设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等,计划今年6月投入使用,满足各类人才休闲健身需求。园区规划建设安全、连续、便捷、特色的“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将滨海新城打造成“既现代又适宜步行与骑行的城市”。
公园整体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水体、绿地格局为基础,构建具有“涵养、生态、净化、安全”功能的区域海绵系统,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强风险抵抗能力,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生态”以及“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长乐区住建局总工程师杨花表示,体育公园项目建设与周边的绿网、水网较好地融为一体,注重生态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塑造,突出特色,值得在园林景观建设方面借鉴、引用。
“通过这次参观考察,我们在开展‘美丽长乐大行动’时,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文岭镇党委书记黄其伟表示,根据发展定位,文岭在“美丽长乐大行动”中,要更加注重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生态”,以及“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模式及目标。目前文岭镇在山边刘村进行的美丽长乐示范村建设已初见成效,“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及‘美丽长乐大行动’中,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大显身手。”黄其伟说。
美丽长乐建设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当天,学习考察团还与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市规划院景观所相关专家座谈。
“滨海新城整体规划建设的生态理念,对我们的启发很大。”长乐区领导表示,东湖湿地公园和滨海新城体育公园将90%以上的规划设计落地成为现实,在城市和乡村生态景观提升方面,长乐的做法与滨海新城相比仍有差距,南山生态公园二期、长乐进城主干道、7个高速路口等要学习滨海新城的经验做法,加快改造提升。
长乐区领导表示,东湖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不搞大型填土填池、削坡平整,更多的是植绿补绿,修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打造亲近自然的公园,并对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湖岸进行修复。“美丽长乐大行动”就是要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保持乡土风貌、保留乡野本色,要让乡村“是农村、像农村”。此外,要正确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不改变地形地貌,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要进行修复保护,合理利用,留住乡愁记忆,让村庄有灵魂、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