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18年拒缴电费之地,如何补齐“治理欠账”

2019-11-19 16:42:00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曾经,因为对补偿政策不满等原因,樟湖库区移民连续18年不交电费,一桩桩用电怪象令人匪夷所思:冬日在猪圈里装上浴霸,为猪崽取暖;夏日挑灯跳广场舞,四台大功率冷风机劲吹降温……用电失序一度带坏了社会风气,拖累了经济发展。

去年下半年以来,福建省南平市践行“四下基层”好作风,对准“沉疴”下“猛药”。600名干部“一竿子插到底”,分成8个小组分别派驻8个重点村,以细致的群众工作赢得库区移民认可,困扰了樟湖18年的用电秩序得以恢复。

18年“沉疴”难治理

电网多年不改造,用电超负荷导致电压不稳,高峰期停电、电器被烧坏是常事

深秋季节,从南平市区驱车约一小时,记者来到水口水电站最大移民镇——延平区樟湖镇。沿途青山如黛、绿水环绕。站在新镇区登高远望,不足一公里外的水口库区碧波微澜、江水浩淼。

几十米的水下,是曾被淹没的樟湖镇13个村1.4万亩耕地。这里曾有着作为闽江渡口的繁华集镇。一幅樟湖旧镇的水墨图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仍可见古风遗韵。

“1991年3月,1.9万余名库区移民被集中安置在离旧镇1公里外的新址。”樟湖镇党委书记陈家容回忆说。

淹田、淹地、淹房……伴随着闽江渡口这一交通区位优势的丧失,樟湖镇繁华难续。原先依靠渡口经济为生的部分移民,生计急转直下。

水口电站“功在国家、利在电站、难在政府、苦在移民”的顺口溜,在樟湖移民中广为流传。

此外,不少移民认为,国家对其他同类项目的补偿优于水口电站。这种“攀比”导致他们对库区移民政策,从质疑到不满,甚至对抗情绪蔓延。

2001年开始,除部分党员干部和少数群众外,樟湖镇绝大多数群众拒缴电费,用电秩序陷入长期混乱。

“有的村民直接从低压线接线盗电,有的村民在电表上做手脚,还有村民对催缴电费置若罔闻。”国网南平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晓云说。

据测算,樟湖镇用电失序,每年给电网公司带来的电费损失上千万元。

樟湖镇多位群众反映,10多年拒缴电费,一些村民对“电费”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冬日在猪圈里装上浴霸,为猪崽取暖;夏日挑灯跳广场舞,四台大功率冷风机劲吹降温;有的村民晚上睡觉不关灯,长期离家不关空调……

一位村民说,“走在樟湖镇,你会发现,这里卖的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都是最大功率的。”

看似“赚”了的村民慢慢也发现了诸多“不利”。

电网多年不改造,用电超负荷导致电压不稳,高峰期停电、电器被烧坏是常事。“烧出来的饭经常是夹生饭。”樟湖镇新岭村村委会主任陈登全说。

村民普遍反映,遇上过年过节,停电、跳闸情况更为严重。有的村民中午就要开始准备煮晚饭,“挨家挨户轮流煮饭过年”渐渐成为常态。

用电失序也导致樟湖镇营商环境恶化,目前没有一家规模以上企业。“2015年,曾有一家天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有意向到樟湖投资,但看到这里电压不稳、交通不便,最终投资也不了了之。”樟湖镇溪口村村主任廖克亮言语中充满着无奈。

电,这个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必需品,竟变成了樟湖库区的一个敏感词,不少村民谈“电”色变,在心里打上了“死结”;

电,更是一道令当地干部苦苦求索而不解的难题,电改不力助长了歪风邪气,一时间没有干部愿意到樟湖任职;

用电失序带坏了社会风气,基层治理陷入恶性循环,基层组织换届也难以正常进行……

2007年、2010年,延平区先后开展了两次用电秩序整治,却遭到大量村民阻拦。电力设备难进村、基层干部难入户,都以失败告终。推进樟湖电改,成为樟湖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事”。

“四下基层”啃“硬骨头”

下派干部扎根基层问计于民,推开了群众的家门,更打开了群众关闭已久的“心门”

“一定要打破恶性循环,不能再将‘烂摊子’留给下一任。”南平市副市长、时任延平区委书记何明星说,按照南平市委的部署,区、镇各级干部坚持“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这一“四下基层”的好作风,为老大难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

治理困境由电引发,打开症结仍然要从电改开始。于是,南平掀起了第三次樟湖用电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调研先行。2018年12月,延平区下派30多名干部深入樟湖镇,入户走访5185户、召开多次村民座谈会,收集到群众关于“电改”的意见建议6大类165条。

梳理问题发现,樟湖库区用电秩序整治,难就难在“当地村民对电改有抵触情绪”。

“下派干部深入调查研究,扎根基层问计于民,首先推开了群众的家门,更打开了群众关闭已久的‘心门’,推动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延平区委副书记叶文平说。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通信运营商线缆杂乱无序问题,承诺在电网改造时同步开展弱电线缆梳理整改工作;建立“村企(镇村)共建联创”机制,供电公司与8个重点村共建帮扶,给予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组织6家企业到樟湖开展企业用工招聘会,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

延平从全区抽调600名干部分成8个小组,分别派驻樟湖镇8个重点村,并由区四套班子各2名副职担任8个小组组长,采取先培训后宣传、先研判后施工、先规范后打击、先党员干部后一般群众、先重点后一般的“五先五后”工作法,逐步推进。

“各村50多名两委干部5天内全部带头完成,再带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能人、普通村民接受电改。”何明星说。

采访发现,下派干部和镇村干部以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细致的群众工作、人性化的举措,赢得了群众信任。

多位村民向记者讲述了电改过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为了不影响村民用电做午饭,施工队每天中午都不施工;如果第二天要施工,头一天也会先打好招呼;因施工停电造成冰箱里食物变质,工作组会全额赔偿。

在上坂街,村主任张文钗入户宣讲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不理解,一气之下泼出了开水,张文钗脖子被烫红了,可他忍痛仍继续动员,并最终感动了老人。

溪口村有一户人家妇女“坐月子”,当地乡俗忌讳“铁碰铁”,怕施工时的敲击声影响产妇和孩子,坚决不让施工。后来当地干部和施工队商量,想出个方案:打线孔时用木榫,敲钉时垫软片,既避免了“铁碰铁”,又降低了噪声。这户人家被施工人员的真诚所感动,当即同意施工。

新岭村村民杨小婷说,自己的住房年久失修,外墙很薄难以施工。在更换电表时,下派干部和村干部“你一百、我二百”,捐助了1800元,帮助她将住房外立面整饬一新。

截至今年4月,樟湖镇高低压电网改造和智能电表更换均100%完成,用电秩序恢复正常。

短短半年时间,就攻下了困扰樟湖18年的电改难题,这是樟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威慑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樟湖派出所所长叶晓松告诉记者。

针对樟湖镇电网改造施工现场阻工,以及小范围发放“传单”、利用微信群聊网络传谣等情况,延平区及时派出由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近100名人员组成扫黑除恶工作组。50名跟随工作组进村,另外50名机动待命,对苗头性问题“露头就打”,形成了电改的强大正面攻势。

“8名曾在樟湖工作过的公安派出所负责人,分别下派到8个重点村,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基层经验丰富,对重点人员保持密切关注,确保电改平稳有序进行。”叶晓松说。

电改“点亮”新生活

漫步在樟湖镇,万家灯火渐次点亮,老年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在樟湖镇,18年风吹日晒雨淋,库区移民时建设的低压电网线路早已老化,加上一些村民私接电线,存在安全隐患。

“不交电费虽然占了点小便宜,但电网滞后给生活带来了大麻烦,其实我们心里也都盼着电改。”新岭村村民蔡晓丽说。

电改之后,樟湖镇处处呈现着生活新气象:电压稳了,家里的电器全开都不会跳闸,洗澡、做饭也不用再排队了;电网更新了,电线私搭乱接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划有序、整洁美观的新电网。

深秋的傍晚,漫步在樟湖镇的大街小巷,万家灯火渐次点亮,凉风习习吹来村民家中的阵阵饭菜香。村委会的活动室里,老年人围坐在一起收看电视节目,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电改让樟湖群众告别了用电不便之苦,但长期发展滞后造成的产业空心化、人口空心化,更牵动着樟湖人的心。

记者在樟湖镇走访发现,多个村里很少看到青壮年。留在村里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幼群体。

当地镇村干部告诉记者,库区移民后,为谋生计不少村民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多个村的常住人口比例不及户籍人口的一半。

“18年的时间,牺牲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樟湖的下一代人不能再受影响。”下坂村村支书陈斌感慨地说。

“首先要巩固来之不易的用电秩序整治成果。”上坂村驻村干部吴仁灿说,樟湖镇8个重点村分别留有1名下派干部专司催缴电费,6、7、8、9月的电费虽然实现100%收缴,但仍有约30%的住户需上门催缴,应该适时将电费收缴工作引入依法依规轨道,引导村民形成自觉。

“当年抛家舍业,拆迁补贴都盖了新房,离开古镇后还丢了饭碗。”坂头村村民王女士坦言,“目前老两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用电多的时候每月六七百度,超出优惠部分实行阶梯电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延平区库区移民开发局局长胡裕光介绍,目前移民主要享受两方面政策优惠:一是每人每年500度用电优惠,其中240度由樟湖镇财政全额补贴,另外260度享受单价0.306元的优惠电价;二是国家层面自2006年开始执行的,每人每月50元的库区移民补贴。

樟湖镇多位村民期盼,当地群众为水口水电站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希望能有一些扶持政策助力当地加快发展。

发展是解决当前樟湖一切问题的“金钥匙”。针对村民想发展、要致富的期盼,记者了解到,南平市委日前已作出决定,在樟湖镇全面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优选14个市直机关党支部与樟湖镇的14个村全面结对共建。

按照“抓好一个班子、找好一条路子、建好一个机制、打好一个基础”的要求,因村制宜、精准施策,以外力激发内生动力,巩固用电秩序整治成果,推动樟湖全面振兴,实现由“乱”到“治”再到“兴”的转变。

“‘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帮助南平总结提炼的‘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夯实农村工作基础’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拓展,是机关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旭阳说。

南平目前正在为樟湖谋划一张新蓝图:把党建创新机制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下沉,帮助樟湖库区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百姓富、生态美”。

“我们将扶持当地尽快补齐发展欠账,早日重现樟湖千年古镇往昔的繁华与文明。”林旭阳说。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