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明人”蒋蓉娟:三明旧貌换新颜 渴盼再圆回“家”梦
“我们盼着再次回到第二故乡,因为没有人系统地组织,大家都下不了劲,希望这个会开了后,能尽快把旅游线路设计等各项工作落实好。”
11月8日,三明在上海举行招商引资暨文旅康养推介座谈会,原三明纺织厂纺纱车间副主任蒋蓉娟有感而发,对第二故乡三明的眷恋之情让人为之动容。
1971年11月,
为了支援三明建设,
上海国棉六厂搬迁到三明,
22岁的蒋蓉娟随母亲一起到三明工作。
1
“厂房和宿舍是新建的,但设备是从上海用火车运过去的。”蒋蓉娟说,刚到三明时厂里都在安装设备,每天的任务就是擦洗机器。
当年的三明就像一个大工地,条件非常艰苦。“三个人挤在一间宿舍,桌椅、板凳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做的。”蒋蓉娟说,“第一年春节,大家都没办法回家,有的人就跑到宿舍边的山上哭了。”
物质贫乏,精神生活也非常单调。“市区只有一家电影院,但道路都没有铺水泥,雨天看一场电影回来,裤管上都是泥巴。”蒋蓉娟说。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条件艰苦,但大家全身心投入火热的建设大潮中,除了正常上班,厂里还利用早晚时间,组织共青团员修路。
日子在梭机的飞转中流逝。
1996年,蒋蓉娟办了内退手续。
2003年,蒋蓉娟把户口迁回了上海。
2
“1999年,最后去了一次三明。”蒋蓉娟说,“在三明退休的工友都一批批回上海了,前年厂里聚会的时候有几千人,大家情不自禁讲起在三明的工作经历,虽然都很想回去,但因为没有落脚点等各种原因,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心愿不能了却,思念却与日俱增,第二故乡的变化,始终牵挂着蒋蓉娟和工友们的心。
“得知三明是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很高兴,好像文明城市创建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新建的城市绿道,我们很想去看看;得知纺织厂正在拆除,我们都在朋友圈跟着发哭泣的表情……”蒋蓉娟说。
近年来,
三明与上海机场通航、动车直达,
千山万水近在咫尺,
蒋蓉娟和工友们更想实地走走看看。
3
“三明冬暖夏凉,有子女在三明的老人,夏天说上海太热就回三明了,冬天说上海太冷又不在这里呆了,我们都很羡慕,如果三明大力发展旅游,一定会有很多人去的。”蒋蓉娟说。
好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新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可以有效承接上海新消费市场需求,也可以了结蒋蓉娟和工友们的一桩心愿。
“这个月16日,是我们当年一群小姐妹进厂50周年聚会时间,我要把三明正在发展文旅康养产业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争取早日圆了回第二故乡的梦想。”蒋蓉娟说。
为满足新型消费市场的需求,当前,三明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三明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吸引着像蒋蓉娟老人这样在三明生活工作的老三明人回“家”看看,让他们爱上三明这个“林深、水美、人长寿”的秀丽山城,通过他们的直观感受向更多的人推介三明。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鸣灶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