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泉州海交馆为窗口 他们在交流互鉴中了解和传播泉州文化
2019亚洲文化论坛现场,泉州代表正进行交流分享。 (亚洲文化论坛会务组供图)
文化艺术节会落幕,人与人的交流往来却绵延不断,永不落幕。近年来,泉州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亮眼成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为例,借由一次次“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活动,各国学者、团体被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留下一段段与此有关的佳话。
□记者 蔡紫旻
观点碰撞 探讨艺术与城市关系
本月在韩国光州举办的“2019亚洲文化论坛”中,泉州金鱼巷改造案例引起了与会学者、当地媒体的关注。在论坛的“东亚文化之都”主题演讲——“空间与社区、巷子的再发现”中,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与嘉宾们分享了金鱼巷微改造过程的匠心,以及微改造后的成果。
当听到泉州在金鱼巷微改造中,为找回巷子的味道,增进原住居民的融洽关系,尽力地保存原有景观,增设公共空间,并与专业机构合作,为青年创客设立创客孵化基地,为游客设计古城讲解线路、引入本土传统艺术时,不少嘉宾很感兴趣,甚至在论坛议程结束后,专门找演讲者详细了解。
实际上,泉州和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作为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持续开展着多项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围绕城市街区改造主题,泉州学者、艺术家和日本学者之间,就有过直接对话。
去年3月,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来自日本的NPO黄金町社区共生艺术计划事务局长山野真悟,与泉州城市规划界人士及泉籍当代艺术家一起,围绕“艺术改造城市”主题,进行对话交流。
六次造访泉州的山野真悟,表达了对泉州的由衷喜爱:“每次来,我都会到老城区走一走。
横滨只有150多年历史,而泉州历史悠久,与东南亚等国也有很近的地缘与历史关系,如果有个艺术中心,聚集各国艺术家在此交流研究,将会是非常好的事情。”山野真悟说,黄金町只用了10年时间,成为艺术家聚集的街区,区域内遍布展览空间和公共艺术作品,构成独特的街景。他希望把自己关于“艺术改造城市”的观点,分享给同样面临街区改造与再生课题的泉州朋友。
同样在去年,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城市美术作品邀请展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拉开序幕。
展览开始前一周,来自中日韩三国、正处于创作黄金时期的30多位知名艺术家,走进开元寺、清源山、洛阳桥等泉州历史文化遗迹,用画笔诠释泉州的文化魅力。韩国光州代表团团长李海珉说:“2017年,我首次来泉州,参加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横滨与泉州、光州一同入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并举行了多次文化交流活动。今后还将继续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下去。我相信,优秀的文化艺术具有无限的魅力,可以跨越国界和语言,把不同国家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日本横滨代表团团长神部浩说。
深入调查 寻找历史踪迹
艺术学史家里莎·李在论文中,曾如此描述印度教在泉州:“13世纪末,泉州一个说泰米尔语的社群建造了一座寺庙,供奉印度教湿婆神。这座寺庙不再完整,但这座城市仍有300多件雕刻作品,要么陈列在当地的博物馆中,要么重建到这座城市主要的佛教寺庙的墙壁上。”
里莎·李论文中的相关描述,源自对泉州的深入研究。2016年,她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的一次讲座中,重构复原了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庙的模样。在这背后,是她为了研究印度泰米尔地区寺庙建设艺术史,在泉州长达数月的调查走访。经过实地考察印度教遗存,对比了泉州和印度的印度教石构件后,发现两者的惊人相似之处,这才有了重构复原印度教寺庙的成果。
如里莎·李那般与泉州结缘的学者,还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人类学系教授Fredrick Damon。
这位醉心人类学研究的老者,给自己取了中文名戴木德。这些年,他几乎每年都到泉州,一方面希望在泉州找到自己岛屿研究课题的学术突破口,另一方面则是对古城爱得深沉。由于频频到访泉州,戴木德与泉州海交馆的许多工作人员,甚至是泉州文史界的学者,都成了老熟人。在泉州期间,他购买闽南语词典,学习闽南语发音;他频繁往返于泉州各地,独自坐车到惠安、德化调查;他住在西街,研究开元寺的勤佛文化……去年,他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南太平洋上的中国天文系统——使‘地’顺应于‘天’的南岛扩张”的讲座,其中提到了他所熟知的泉州。
在他眼里,泉州历史悠久,人民友善,还有众多美食。而他的妻子,则用“无与伦比”来形容这座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