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深耕细作,打造校外教育“三明样本”

2019-09-28 22:52:49 来源:三明日报

深耕细作,打造校外教育“三明样本”

——三明市综合实践学校办学侧记

9月6日下午,三明市综合实践学校生活区人头攒动,来自列东中学、三元区莘口中学、梅列区第二实验学校的近千名学生,圆满结束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排着整齐有序的队列,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的大巴。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近年来,三明市综合实践学校充分整合办学资源,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办学内涵,不断做大做强实践基地,推动实践教育特色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基,全力打造校外教育的“三明样本”。

做大做强,打造校外教育综合体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三明市综合实践学校迎来第61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校园内再次响起铿锵前行的号令。

作为首批国家支持的20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市综合实践学校是我省目前唯一一所有独立建制、独立校区的综合性实践学校。

“学校设置生活区、运动区、拓展区等6个区域,综合楼、实践楼、宿舍楼等布局合理,可同时容纳1200名学生食宿。”市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巫常清说。

坚持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办学原则,市综合实践学校着力打造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研学旅行营地、创新创业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和素质拓展培训基地等校外教育综合体。

翻开第61期综合实践活动安排表,从每天早上6时40分开始晨跑、晨诵,到晚上21时40分以暮省、夜听的形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再到晚上22时夜间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生存体验、科学实践、素质拓展、专题教育等各种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

实践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学生们按军事化内务标准整理宿舍内务,轮流进行就餐值日,参加餐厨实践劳动,开展“无声餐厅”“光盘行动”,包干打扫公共区域卫生;利用100亩山林开展学生生存体验活动,开辟菜园让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由教师指导学生修剪花草树木;与周边10多家农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让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从事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

“整理内务比家里更规范,集合的速度明显快了,作息时间也更有规律。”谈到一周的收获,列东中学初三(6)班学生陈玺很开心。

千百次说教不如一次刻骨铭心的实践体验。在实践基地,学生们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木桥、餐桌、灶台等野外生存设施,自己解决一楼户外晾晒衣服、被子问题,用花卉苗木盆景装饰宿舍,动手能力明显提升。

要做大规模,更要提升内涵。市综合实践学校不断建立健全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校外教育工作体系,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青少年大教育格局。

巫常清介绍,基地设置五大类课程体系,开设了定向越野、高尔夫体验等126门课程,可以满足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一周来,紧张有趣、张驰有度的综合实践活动,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成长养料,我们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收获友谊,将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在第61期闭营仪式上,列东中学初三(14)班陈锘圆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做大做强实践基地注入新动力。学校距离泉三高速岩前互通口2公里,离三明动车站20公里,莆炎高速和306省道贯穿境内,交通极为便利。

截至6月,市综合实践学校运营两年半,已接待89所学校举办60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3.86万人次,“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观摩5000多人次,接待20多家社会团体素质拓展培训5000多人次。

作为全省占地面积最大、投入最多、课程最丰富、覆盖学年段最广、功能最齐全的实践基地,市综合实践学校朝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办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整合资源,构建社会实践大课堂

让学生从社会大课堂汲取丰富营养,是市综合实践学校的办学愿景。

三明是老工业基地和中央苏区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环抱着青山绿水、呼吸着清新空气、回味着浓浓乡愁的宜居家园。

如何整合区域资源,推动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在市教育局支持、指导下,市综合实践学校依托全市教育资源,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带领学生走向广阔天地,去体验不一样的社会课堂。

市教育局和市旅发委共同公布了两批76个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把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资源,纳入研学实践、综合实践等校外教育范畴。同时,整合全市实践基地、校外活动中心、研学基地资源,成立三明市校外教育联盟,共同推进全市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深入研讨,科学设置研学线路。市教育局牵头成立研学旅行课程小组,组织开展三明古民居、美丽乡村、闽学文化等研学实践教育课题研究,规划设计了10条不同学年段的研学活动线路。

人员培训同步进行。“目前已召开了全市研学实践教育推进会等会议,举办了全市研学实践骨干教师培训班。”巫常清说,各县结合当地研学资源,相继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截至目前,在市综合实践学校辐射带动下,全市共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273场(次),研学人数46317人。市综合实践学校被评为“省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获得省财政补贴40万元,中央彩票基金补贴60万元。

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市综合实践学校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我们搭建平台,聘请专家导师,组织大中专院校学生、返乡大学生和农民工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为农业企业搭建农产品营销网络。”巫常清说,目前已开设13期专题讲座、实训等创新创业活动400人次,尤其是三元区振良家族农场负责人吴阁墩分享的创业故事,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市综合实践学校利用节假日、周末等时段,承接干部培训和各类比赛、会议,组织夏令营活动,提高经营效益,打响办学品牌。

开拓创新,提升实践教育成效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市综合实践学校人员不足问题也日益凸显。

“每一期学员在18个班左右,每一个班级要配一名班主任,还有教学、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全校老师都是超负荷运转。”

陈剑辉是实践基地体育专业教师,担任“定向越野”课程教师,还兼任安保处主任和德育工作。

“定向越野是一门新课程,课程设置、购买器材等都需要花更多时间。”陈剑辉说,虽然时间紧、任务重,除了按时完成基地教学任务外,他还培训了全市第一批30名定向越野裁判。

陈剑辉是市综合实践学校“一二三四五”行政教学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例证。巫常清说,学校每位教师要开展一门实践课题研究,开设两类专题讲座,掌握三个实践活动模块,精通四门实践课程教学,承担五个处室行政事务工作。

和创新运行管理模式一样,教育教学工作也需要创新。市综合实践学校建立了“五类课程、六项会商、四个环节”教育教学模式,即开设农林体验、生存体验、素质拓展、专题教育、研学实践五大类课程,每期综合实践活动中定时召开6次会议,每天开展“晨诵、午读、暮省、夜听”4个教育环节。

安全无小事。市综合实践学校采取“三方监督、六段巡查、五点值守、全方位监控、封闭式管理”措施,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

创新实践教育模式,提升了办学知名度、美誉度,深受师生和社会好评。“女儿上学期来这里参加社会实践,秋季刚开学,儿子的学校也组织学生来,我们都很支持,这里是锻炼孩子的好地方。”9月6日是“家长开放日”,朱女士边参观实践基地边说。

(三明日报记者 罗鸣灶)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