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楼多个小区推行“党建+垃圾分类”见实效
党员志愿者在鼓东1号小区协助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海峡网9月6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文 池远/摄)垃圾分类“四定”工作谁是先锋?无物业小区如何跟上“新时尚”?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倡导生活新风,进一步打响“党建+垃圾分类”品牌。
“三部曲”唱响
垃圾分类落实“四定”
“这袋是厨余垃圾,分得对吧?”“对了!谢谢配合。”4日傍晚,在党员志愿者和督导员的指导下,鼓东1号小区居民陈先美又一次准确完成了分类垃圾的投放。
鼓东1号小区共两座楼,259户居民。垃圾亭依墙而建,4色垃圾桶一字排开,墙上挂着各类垃圾的投放指南。每天早、晚6点到9点为固定投放垃圾的时间,每来一名居民,督导员都会开袋检查、二次分类,党员志愿者也时常在一旁配合。“过了投放时间,垃圾桶就被锁上了。”鼓楼区鼓东街道开元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绿漪说,不管在不在投放时间,监控都在线,将定时、定点、定人、定监控落实到位。
8月起,根据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统一部署,前端分类“四定”(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监控)正成为不少小区“标配”。陈先美也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经过社区党员们反复入户宣传,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现在都分得一清二楚。”
入户宣传是鼓东1号小区垃圾分类“红色三部曲”的第一部。鼓东街道党工委组织统战委员林哲介绍,依托街道与社区两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鼓东1号小区“唱响”了“红色三部曲”的第二部轮流督导和第三部“四定”常态化。
暑期,街道和社区党员志愿者联合辖区青少年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夏令营活动,挨家挨户发放传单,还入厂入店宣传,扩大了影响。7月份,探索垃圾投放定时定点时,垃圾分类督导员还未到位,党员志愿者们就当“先锋”,轮流到投放点开展指导、监督工作。如今前端投放“四定”已成常态,督导员到位,党员志愿者继续发力,街道还联合区城管局、区委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加强督导、严格执法,分类准确率已达80%。
党建引领
“红色业委会”助力分类
昨日,华林路省计量院宿舍入口处的垃圾亭完成了“升级”,多了一个附属小屋。“固定时间在亭子里投放垃圾,过了时间就将桶锁进小屋。”福州金顺保洁服务有限公司鼓东街道主管说,垃圾亭的建设很顺利,得到了所有业主的支持,“这里虽然是个无物业小区,但垃圾分类可不落后”。
原来,这背后有一股推力——“红色业委会”。今年8月,小区所属的树兜社区红墙小区党支部以垃圾分类为契机,成立了兼合式党支部引领的“红色业委会”。
“这种模式实现了党员在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中‘交叉任职’。”林哲说,省计量院宿舍业委会兼合式党支部中,既有机关在职或退休党员、小区党支部党员,也有社区党员工作者,加强了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的沟通协调力度。
兼合式党支部成立1个月来,在社区、省直单位、小区三方合力下,“四定”垃圾亭建起来了,闲置的储藏间被打造成“小区客厅”,成为垃圾分类督导员、党员志愿者和业委会成员的驿站,还添置了书报、垃圾分类宣传册等。
“红色业委会”的党员们不仅当好垃圾分类的“主角”,更想方设法鼓浓氛围。小区里有以林祥达为代表的党员志愿者,每天都在小区里巡查一番,看看垃圾是否投放规范,有没有丢在地上。“你看现在小区干净吧?特别是入口处,过去脏乱差,老鼠、苍蝇很多。现在有了垃圾分类,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改善小区环境卫生。”林祥达说。
在2座2梯门口,记者看到了垃圾分类“红色引领,人人参与,户户达标”光荣榜,16户中有11户“党员之家”亮出身份。据介绍,“红色业委会”里的党员们配合街道、社区挨家挨户发放垃圾桶垃圾袋,耐心开展宣传,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努力让大家养成分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