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以对接整改为契机着力改善营商环境
8月1日,泉州正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开办企业“零费用”和便民“服务礼包”新举措,成为全省首个开办企业“零费用”城市。
让群众办事省时省力省钱
——泉州以对接整改为契机着力改善营商环境
“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停车要钱、复印要钱、邮寄也要钱。这些虽然是小钱,还是让人心里有点堵!”今年4月,市营商办(市发改委)会同泉州晚报社启动“办事难?请您来提”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群众办事难问题,一位市民这样留言。“群众提的虽然是很小的事,但是放在全市每个办事群众的身上,那就是大事。”市营商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立马在工作群里会同相关部门,商讨如何在这些小事上让群众办事“少添堵”。这次会商,意外地催生出一套开办企业“零费用”和便民“服务礼包”的企业群众办事红利。
8月1日,泉州正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开办企业“零费用”和便民“服务礼包”新举措,成为全省首个开办企业“零费用”城市。“以往开办企业需要自己去刻印章,不仅要花时间,还要自己掏钱,对企业来说,多少是个负担。”当天办理企业开办业务的市民邓晓彬感慨道,如今办理全部手续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一分钱不花,印章、执照都能邮寄到家,这份“诚意满满”的礼物着实让企业感到暖心。
中央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泉州立足先学先改,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切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细处着眼、从实处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在开办企业、政务服务、纳税办理等方面进一步推出新举措探索新方法,努力做到省时、省力、省钱,力求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新功能。
除了免费刻章、免费邮寄营业执照,政府“买单”的还有复印费及其他证照邮寄费。市行政服务中心推出的便民“服务礼包”为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服务;政府部门办理涉企审批(含公共服务)事项发放给企业的证照,同样可享受免费邮寄。
同样的“暖服务”,体现在停车问题。市行政服务中心搬迁至东海大厦后,临时停放车辆超半小时需收费,办事群众基本都得掏钱。急群众所急,市政府迅速主动协调,停车场实行停车2.5小时以内免费。“免费停车时间延长了,老百姓的心情也畅快了不少!”办事群众如是说。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泉州积极主动对接融入,近期,泉州通过开展营商环境大比拼竞赛活动,各部门以“寻标·对标·创标”进行比拼,推进营商环境改善。眼下,全市上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比拼竞赛已渐入佳境。
不久前,省发改委、省审改办、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文,将泉州推行的电力工程占用挖掘道路实施“一窗式”联审及短距离承诺备案制的经验做法向全省进行推广。据了解,这一举措全面落实压缩“获得电力”施工时间,实现了总审批时长平均10天,较原先“串联”审批时长缩短了80%以上,真正让项目业主享受到了省时省钱省力的“红利”。
此外,通过“走出去取经”,对标先进地区,市中级人民法院谋定“创标”方向,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为企业和社会公众营造更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线上,将力争让每一个案件当事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到完整、可依赖的电子卷宗,可以随时查询案件办理进度、便捷办理各类诉讼事项;线下,今年7月已在市中级人民法院边上设立了社会服务中心,社会公众可在此享受一站式的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
“各部门掀起营商环境大比拼,最终落脚点在于疏解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创业创造活力,让市民办事更顺畅。”市营商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找差距、抓落实”为重要抓手,更多解决企业和群众“难点、痛点、堵点”的行动持续发力——
企业开办方面存在的多个窗口来回跑问题,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日前,泉州启动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通过数字化的“一窗受理”平台,把各部门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实现统一收件、后台流转、一窗出证,大大简化了企业开办流程。“营业执照、公章、税务发票、社保医保登记都能在一个窗口搞定,确实把‘痛点’解决了!”从事企业注册登记代理业务的小余对“一窗通办”带来的便利深有体会。据统计,企业开办“一窗通办”的实施,可以让申请人少跑8次窗口,少提交20份材料,办事更加便捷。
让群众办事更省时省力,泉州创新推出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办”:今年中心市区15个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服务区投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办理水、电、气、闽通卡等高频服务事项。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受到市民的点赞欢迎。
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关切,泉州还在便利、高效、减负上下功夫,努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行政服务中心搬迁为契机,推动82个单位、2021项事项进驻中心,整合设置“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民生、便民服务、中介服务”等五个主题式办事体验厅,基本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此外,大力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实现从“群众跑 腿”向“数据跑路”转变。目前,全市实现网上申报事项1786项,占比达到93%;“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事项1745项,占比达到91.8%。 □记者 林书修